又是楊國忠這個狗賊幹的好事,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種人怎麼天就不收呢?可惜自己無人信,報國無門。李白回了信,附有一詩《贈王判官時餘歸隱居廬山屏風疊》:
昔別黃鶴樓,蹉跎淮海秋。
俱飄零落葉,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見,蹭蹬遊吳越。
何處我思君,天台綠蘿月。
會稽風月好,卻繞剡溪回。
雲山海上出,人物鏡中來。
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
荊門倒屈宋,梁苑傾鄒枚。
苦笑我誇誕,知音安在哉。
大盜割鴻溝,如風掃秋葉。
吾非濟代人,且隱屏風疊。
中夜天中望,憶君思見君。
明朝拂衣去,永與海鷗群。
李白又聽玄宗逃往蜀中,經馬嵬,三軍不發,皆要求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楊國忠被殺,玄宗無奈賜楊貴妃死。“楊國忠啊楊國忠,你也有今日,真是自作孽不可活。”長安淪陷,張垍自甘墮落,向安祿山伏首稱臣,還被安祿山封為宰相。李白又感慨了一番。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改元至德,是為肅宗,尊玄宗為太上皇。先前,玄宗聽房琯建議,命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以永王李璘為節度使赴江陵。九月,永王領四道節度使,鎮守江陵。李璘招兵買馬,籌集物資,以李台卿、韋子春等人為謀士,以季廣琛、渾惟明等為大將,積極準備東巡。
清幽的廬山未能消減李白心中的苦悶,眼看這一年即將結束。忽然有人來訪,卻是韋子春。韋子春是李白在長安認識的,當時在秘書監任職。因多年未得升遷,便辭歸故裏。近來經朋友李台卿引薦入永王幕下,任司馬一職。這次奉永王命,請李白出山效力。
韋子春把永王東巡平亂計劃告知李白,李白興奮得站起來:“好啊好啊。真是太好啦,這樣以金陵為根據地,兵分兩路,一路直奔河南,一路直搗敵老巢,與太子成合圍之勢……”宗氏端上菜來,接口說:“不是太子,是陛下。”
李白道:“對對對,是陛下,與陛下成合圍之勢,可收複長安和洛陽。既而擴大戰果,天下何愁不平?胡人何愁不滅?”
李白滿臉紅光,越說越高興。
韋子春趁熱打鐵:“李兄雖在山中,卻放眼天下。這次我奉永王命,請李兄下山,共同退兵立功。”
李白正要答應,宗氏說:“韋兄弟遠來是客,我敬你一杯。相公,你幫我去端一下湯。”宗氏隨後進了廚房。
李白端上湯,說:“韋兄弟一番美意,愚兄隻能心領。想我李白是山野之人,疏懶成性,且年事已高,恐不能擔此重任。”
韋子春說:“李兄太過自謙了,呂尚九十猶不言老,況兄長乎?我素知兄長有經世濟國之誌,當此國家多事之秋,真是大展宏圖之良機,你還是隨我一起下山吧。”
宗氏出來了:“還是等過了年再說吧。”
韋子春說:“那我改日再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