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已經漸漸進入十一月,小冰河期的中國北部,比往年更加寒冷,呼嘯的北風,帶著沒有半點水分的黃土,在黃土高原上滾滾南下,席卷著渭南關中,讓本來還算暖和的兩地幹冷無比。
離開闖軍出兵渭南,兵臨蒲城城下已經一個月,闖軍就那麼不溫不火的在蒲城外,住在自己家裏一樣,按照在根據地裏那樣的操練圍困,一點都沒有受到天氣的影響,也似乎根本就將這裏當成了家。
早操過後,便是午間休息時間,闖軍眾將依舊按照習慣,有事沒事的聚集到呂世的大帳裏,談天說地嘻嘻哈哈。
按照習慣,這戰陣一開,本來是兵凶戰險,大家應該緊張才是。
不過,一切都有意外,現在的闖軍就是這樣的情況。
對於蒲城,大家按照圍點打援的方針,隻圍不攻。既然隻圍著不攻打,那大家還真就似乎忘記了攻城這件事。尤其是上次一戰,殲滅了張十五與張存孟的精銳,讓守城一方實力大損,再以闖軍各種超乎時代的攻城手段,拿下蒲城,簡直就是輕而易舉,不過是想貫徹圍城打援的思路方針,把這個對於官軍來說的要點,放在那裏,成為一個真正的魚餌。同時,那一戰,徹底打掉了蒲城守軍小動作的想法,老老實實的蹲在城頭,看闖軍呼喊訓練,看人家掃蕩四周農村,看渭南大地慢慢進入闖軍鼓掌,看,自己的倉庫慢慢變得幹癟而一籌莫展。
而外圍官府援軍,在上次一次性受降四縣衛所軍戶之後,再沒一兵一卒前來騷擾窺視,這讓大家感到非常無聊。
至於賀人龍整軍經武,這事情趙興早就掌握其中。對賀人龍的所作所為,大家不但不著急,反倒是為賀人龍著急,怎麼這麼慢,都什麼時候啦,還不送丁壯人口來?現在,根據地七縣,那些如雨後蘑菇一樣冒出來的工廠,各地興修的水利,道路,開墾荒地,等等等等,讓勞動力缺乏嚴重,正需要人手。
上次一戰,一下收攬了近六千的丁壯,這下子,讓嗷嗷待哺的根據地勞動力市場看到了一種希望。
渡口那裏,趙梓先生已經派來子修師爺幾次催促,再抓些丁壯以充實嚴重缺乏勞力的人口。
在迅速瓜分了六千丁壯之後,不但給予善待,而且還鼓動他們捎信回家,招募更多的丁壯勞力。
但是,呂世看的比他們遠,他絕對不會讓現在渭南的丁壯無序的遷移,然後在開春建設渭南關中的時候,再次重複原先的情況,於是,在政務官在守備軍小隊保護下散落四方,發動群眾,施行政策的時候,就開始宣傳以後渭南的美景,讓大家安心建設。這下子,在故土難離的顧老觀念下,在美麗的前景前,幾乎沒有人口流向原先的根據地,因此上,根據地的勞力缺失根本沒有緩解。
於是,在所有需要勞力的老板,政務官,老營,還有趙梓縣尊的腦海裏,就有了一個解決勞動力辦法的想法--搶。
說白了,就是俘虜官軍,然後,讓這些俘虜參與地方建設。
俘虜,畢竟出身在那擺著,按照闖王的說法,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才能放歸社會,否則,在那些俘虜裏的地主豪強子弟,或者是地痞流氓,破落戶,影響了根據地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良好穩定的社會,那將得不償失。
今天,根據地各界人士派出的代表,或者是幹脆各個大小老板齊聚一堂,紛紛強烈要求闖軍出擊,多抓俘虜,然後大家分配了,美其名曰代闖軍管理教育。當然,也都滿口的答應了呂世善待俘虜的要求,並答應一旦按照闖軍規定,一年期滿,立刻還俘虜自由,任憑來去。
在根據地各界要求闖軍出擊的呼聲裏,趙梓先生派來的師爺子修先生最是積極,這讓呂世都開始懷疑,這次大家一起趕來,是不是就是這個滿肚子壞水的師爺鼓動的。
子修師爺,現在意氣風發的很,就站在一群闖軍將領幕僚之間,對著呂世闖王大呼小叫,根本就當自己是個老人核心。
“闖王,你再不給我派三千丁壯過去,我這個月上繳的稅負可就要減少。”看看呂世無可奈何的苦笑,當時咬牙切齒的拿出殺手鐧:“前軍需要的食鹽賀硝石就要斷絕,你看著辦吧。”
呂世很生氣。要挾,絕對的要挾,這種風氣不能漲,即便是趙梓先生在這裏,那自己也得據理力爭。
當時一拍桌子,大聲嗬斥道:“我就是沒人,你把我怎麼滴吧。”然後一臉猙獰的對著子修咬牙切齒的道:“但是,你敢不將食鹽與硝石運進根據地,我就用貽誤戰機的軍法,讓趙興的監軍士辦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