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賀人龍大步上前,雙手一拱道:“兩位大人,這從建新軍之事,末將願一力承當,還望兩位大人早做決斷。”
賀人龍此言一出,巡撫眼睛一亮,再看看身邊默默無聞的總兵,也抬起了頭,既然背黑鍋的已經有了,那為什麼不做?
巡撫扭頭看看總兵,鄭重的問道:“大人,你看這事情可行否?”
總兵心道滑頭,於是隻是輕輕點頭:“或者,可以全權署理賀人龍將軍試上一試。”輕輕巧巧推個幹淨。
巡撫大聲對躍躍欲試的賀人龍道:“好,就按照將軍之意,我等全力配合,希望將軍盡心盡力操辦好此事,打造出一支強悍的賀家軍,為皇上分憂,為天下蒼生解難。”
賀人龍喜出望外,當時轟然再次跪倒,這次不是在威壓之下,而是實實在在的心甘情願。
“賀家軍”這是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真的就要實現,隻要沒人掣肘,自己有信心在這大明,打造出一個橫掃天下的戚家軍第二。
這件事情既然敲定,三人立刻開始探討編製統屬問題,當然,既然這支軍隊有後患,巡撫也不想沾染太近,於是,大度的將他劃歸給了鎮撫司下,同時,為了避免眼前可能受到的彈劾,這事情,當然要行文--延綏洪承疇,本來這賀人龍就是你的屬下,我不過是暫時借調而已,將來有什麼禍患,還是你來頂著比較好,雖然先前現在,咱們兩人是難兄難弟,但有難同當,有福我享這句聖人名言,大家還是要領會深刻的,要嚴格執行的。
洪承疇倒是勇於任事,收到同年行文,便一眼看出這期間的風險,但更看到了機會,沒有猶豫片刻,便正式行文回來,願意全力配合,同時,再次給賀人龍調來延安所剩不多的一些守軍作為基幹,隨著這些基幹人員到來的,還有風塵仆仆的張元,以及張元費盡心機籌措的糧草輜重。
有了這些錢糧資助,再加上西安巡撫大力支持,賀人龍意氣風發的插旗招兵。
大明末世,什麼都缺,但就不缺為一口飯批命的人,雖然沒有軍餉,但一日三餐飽飯,就足以誘惑許多走投無路的流民加入,隻是短短一月,賀人龍就以一千自己親兵,七千先前鄉勇,後來洪承疇全力拚湊的三千援軍為基礎,便拉起了三萬人馬。
雖然這些匆匆忙忙組建的人馬缺少士氣,良莠不齊,但在大棒賀饅頭的雙重打壓利誘下,倒是初具形象,尤其,賀人龍在兩位巡撫的大力支持下,拿著無數告身,四下奔走,詔安了許多馬飛杆子。
這可都是身經百戰見過血的亡命之徒,雖然軍紀上,服從上遠遠不如那些流民招募的新丁,但在戰鬥力上,缺是絕對無話可說。
洪承疇、李應期雖然對賀人龍招募反叛,違背指甲當初以剿為主的政策大是反感,但在周暨以及錢中軍的勸說下,暫時隱忍了下來。
其實,周暨說的也不無道理,現在大軍主力東去勤王,更有闖賊趁機生事,這都是要命的地方,這讓官府再無力對付各地風起雲湧的杆子,眼看著他們呼嘯各地,勢力漸漸壯大,即便是大家辛辛苦苦滅了闖賊,那在這段時間,那些杆子也壯大起來,這豈不成了滅不完的火,息不完的亂?
而現在,賀人龍招降了他們,不是空耗糧米,而是作為對付更加強大的闖賊,這種以狼吞虎之策豈不正好?在相鬥中互相殘殺,在殘殺中互相削弱,等無論是闖賊還是招降的杆子那方獲勝,都已經是元氣大傷,那時候,自己在對他們開刀,那都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而且,這般招撫還讓各地出現了一種短暫的和平,讓官府有了機會全力對付闖賊,這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怎麼不用?
其實,洪承疇也不是一個迂腐的人,剿滅杆子的初衷,不但是為了迎合皇帝的心思,更主要的是,當時招撫杆子,是要拿出海量的銀錢供養他們,二恰恰官府缺少的就是錢糧,二一旦沒了錢糧接濟,那些歸順的杆子隻能為了活著再次揭竿而起,沒有其他路子可走,這才有了屢招屢叛的惡性循環。這才是洪承疇等主剿的無奈辦法。
現在,用杆子剿滅杆子,反正不過是一些錢糧,一些與自己無幹的人命,等一切結束的時候,作為漁翁,當然是百倍的收獲。
於是,賀人龍得逞了,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