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片光明(1 / 2)

雲淡風輕,茶寮靜怡,趙興眯著眼睛雙手籠在袖子裏,似睡非睡,春蘭沒有興趣聽他們說那一堆幹枯的數字,就坐在呂世後頭,用手指擺弄呂世文士巾的飄帶,呂世笑眯眯的給趙梓倒茶,趙梓輕輕揮動著折傘感謝,而那位師爺鄭重其事的站在地中間,將自己一方的收入支出詳細的彙報,兩夥似乎應該敵對的人卻在這裏報賬,真是奇異至極。

喝了口茶水,整理了下思路,清了清引傷風而略帶沙啞的嗓子,那師爺開誠布公的道:“宜川渡口,現在剛剛因為宜川變故,成為了渭南四縣通向東北兩麵的門戶,大批五縣需要的貨物蜂擁而至,而五縣特產,主要是白酒粉條,還有風幹的兔肉等,也源源不斷的運送出去,端的是繁榮無比,僅僅是這半月,我和我的東家就因為壟斷了運輸擺渡,淨得渡資五千兩,渡口上設立的本縣稅站得稅也有六千兩。而縣城之中,也因商業繁榮,往來客商川流不息,因此買賣鋪戶生意也好的不得了,再加上城外闖王放貸,讓百姓有了餘錢購物,因此上,按照闖王稅收之比例,這半月也得稅銀兩千餘兩。”

看看呂世,卻不見驚訝,隻是繼續勸飲。

“但是。”師爺話鋒一轉,:“但是,這不過是因為那闖王給本縣安定的流民還有佃戶貸款,赤激了貨物需求,等一月以後,縣城裏的稅收這個數字將下降,但依靠這食鹽百貨的運入,白酒粉條,還有其他四縣出產的運出,渡口上的這兩種收入將維持在每月三千兩和四千兩上下。”

呂世輕輕點頭,不置可否。

“但這隻是指著黃河不封凍的情況下,如果黃河封凍,尤其是開春冰淩的時候,這個就幾乎沒有了。”

看來這位師爺不單單謀劃上有水平,在經營上也是有一套的。

“因此上,我算過,從開始到十一月封凍,我們可以收獲運費是二萬二千兩上下,稅三萬三千上下,然後就沒了。”

師爺的賬目很清楚,也很現實。

趙梓眯著眼睛對那師爺道:“那我們城門進出的稅收呢?”

師爺咽了口唾沫,想了想,之後道,:“大約會有三萬兩。整個稅收大約是六萬三千,但絕對不會超過八萬。

呂世不說話,就拿著茶碗在慢慢的喝。

趙梓不說話,就在徐徐夏風裏,慢慢的想,一會之後,趙梓不看呂世,眼睛眯起來,望著遠處火熱的原野,還有原野上的百姓道:“就按照七萬稅銀,我在自己拿出一部分。也就是八萬。”看看心有不甘的師爺,笑著道:“我老家還有份田產,所以,這一萬在我的裏出,卻不要先生負擔了。”

師爺馬上上前,但趙梓將手抬起來,搖搖頭,笑著道:“扣除那些苦哈哈無依無靠的軍戶糧餉,還能剩下七萬。”視乎是自言自語:“那些軍漢也是無奈,尤其是現在幾乎都跑出城種地去了,剩下的也沒有幾個,但是,為了堵住那千戶等官吏的嘴,我就還得按照七百發,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呂世就微笑點頭,但依舊不說什麼。

“縣衙裏的百官胥吏,還有那些衙役也要發俸祿的,沒有了原先那醃臢的收入,再不發俸祿,那就真的餓死人了,不但要發,還得按照原先朝廷規定,雙倍發放才成,這樣,上上下下一大幫下來,就至少是五千到一萬兩的樣子。”看看不解的呂世,趙梓笑著道:“少了是不行的,雖然朝廷上規定的少,但是,真要指望著朝廷,那就餓死了人了的,活不來的。”

呂世恍然,明太祖貧苦出身,體恤百姓,就不加百姓負擔,開展開源節流,但開源他一個農民懂得什麼?就隻有節流了,但是,節流卻打在了官員俸祿上,於是,這有明一朝,是中國各個朝代,上下五千年官員俸祿是最少的,當時記得一個小吏單身漢子看護河渡,於是在一個夜晚做詩一首:“夏披荷葉冬著紗,睡看銀河醒捉蛙,一日三餐盡蓮藕,張嘴相談吐蓮花。(本人戲做)”

讓這樣的收入不能養活自己的官吏不貪,不催逼,那就是沒有天理,於是,朱老太爺殺了一批又一批的貪官酷吏,不惜在衙門前立下填草人皮警示後來者,但也是殺不勝殺,原因便是其中,現在,趙梓所言卻是對的,不讓胥吏衙役吃飽,那他們隻有繼續禍害百姓,雖然現在在自己的眼前,他們是不敢了,但人的智慧是無窮的,禍害人的智慧更是如此,保證他們溫飽不壞事,是最基本的法則,不像原先四縣,那些胥吏已經或明或暗的參股工廠,其實已經一個個都成了富家翁,這新進宜川卻是不能,暫時也沒機會。

看看呂世理解的神色,那趙梓繼續道:“還有上下打點,什麼冰敬炭敬的,也要兩萬兩。還有那些窮秀才也要照顧,不然就都餓死了,也算是為國儲備才子吧”說這話的時候,卻是有意無意的笑著看呂世。呂世理解的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