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從不從賊(1 / 2)

背上插著小旗子的高迎祥手下,穿梭往來於趙氏堡寨方圓十裏之內的村莊鄉鎮,戰馬的奔騰,在幹裂的大地上,帶起滾滾塵煙,那些被黃土裹成黃色的漢子,不斷的扯著嗓門,對所有沿途經過的街道村鎮,宣布一個驚天的大好消息--大闖王劫富濟貧,大闖王定於明日一早開倉放糧,賑濟百姓,老弱婦孺每人一鬥,強壯男丁每人一石,放糧隻限明天日落,過期不候。

這個消息就如同炸雷,在這宜川小小地區炸開,讓所有沒有了活路的百姓,還有路邊枯槁的流民全部掙紮著起來,看著滾滾遠去的信使,生出了生的希望。

大闖王?闖王?好像是一樣,闖王大家可是聽說過,不但是聽說過,簡直就是如雷貫耳,那就是每個百姓家都悄悄供奉的天王,原本大家就有心思去投奔的,尤其是那些流民,墊著一口氣,不過堅持不死,就是希望能挨到闖王的根據地去,隻要到了那裏,隻要還有一口氣,闖王呂世就會百般救護,就會給糧給地,尤其是,那土地的地租還少的可憐,那就是萬家生佛,那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但一些流民在這百裏乃至千裏的奔波中,不知道有多少人隻能是懷著希望餓死在溝渠,不知道多少父母,因為要自己的孩子能堅持到那天堂,而割肉為子,最後流盡最後一滴血,也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悲劇在不斷的上演。

這一回,竟然得到了闖王的消息,竟然就在這裏迎接自己,並且體恤百姓要開倉放糧,這是多大的恩典,大闖王?闖王?有什麼區別嗎?應該沒有。

“娘,娘,有救了,我們有救了。”當李純後衝開家門,將這個好消息告訴自己老娘的時候,他看到的是最讓自己絕望的一幕,自己的老娘,氣息奄奄的張著幹癟的嘴,嘴裏塞滿了幹裂的觀音土。

李純後大驚失色,觀音土,細膩而又甜味,讓人錯誤的以為這是上天恩賜給百姓的救命糧食,但李純後見的多了,隻要吃下去,人人再不覺得餓,但一定不久就脹死,那種死法還不如餓死,自己身為一個破落秀才,對這個還是懂的。

什麼也不想,立刻撲上去,抱著老娘,趕緊掏挖老娘嘴裏的觀音土,可不敢讓老娘遭了這個罪,那將陷自己與不孝之地。

老娘被兒子一陣擺弄,終於喘過一口氣來,喝了一口冷水,張著已經無神的眼睛問道:“兒啊,都到了這個時候,我們還有什麼救?你在鎮子上為張老爺寫算,這一月來也丟了飯碗,哪裏還有活路給咱們?”說罷嚎啕大哭,哭聲雖然悲切,但卻沒了眼淚。

日子艱難到了依靠吃觀音土活命的地步,就在不久前,老爹為了能填飽肚子出外能尋個活計,吃多了觀音土,就在等活的人市裏爆裂了肚子,當時慘狀現在李純後還曆曆在目。

那時候李純後想起最讓人刻骨銘心的教誨,在聖賢書裏,也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餓死老爹,那是最不孝順的大罪,為了能讓爹娘活下去,現在,讓李純後做什麼都願意。

“娘,這回真的是有救了,你聽聽,你聽聽,外麵呼喊的是什麼?”

老娘已經餓的老眼昏花,沒有半點力氣,但被兒子一說,當時強打精神,勉強掙紮著往外聽。

外麵,原本死寂如鬼域的街巷,這時候,已經是人聲喧天,街上的腳步聲已經混亂的聽不出一點個數,簡直連成一片,鄰居家更是瓢盆大響,所有的人都在一起歡呼,“大闖王打下趙家堡寨,明天天亮就要開倉賑濟,劫富濟貧啦,大家快去啊,不要去晚了沒有糧食啊。”

這的確是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天王轉世的闖王,真的帶著天兵天將來到了這個苦難的地界,真的就開倉賑濟啦。

老娘聽到這裏,已經淚流滿麵,張開幹枯的手臂,緊緊抱住眼前的兒子,嘴裏不住喃喃。

但突然想起自己兒子原先的堅定,推開自己的兒子,堅定道:“老娘不去,我不能為自己的一條爛命,就汙了我兒誌向心誌,向那賊人妥協。”

李純後聞聽,不由悍哭不矣,多麼好的娘親啊,但現在都到了這個時候,忠義是在填飽肚子不讓親人餓死為前題,如果自己單身一人,絕對會選擇盡忠不侍賊,但有老爹餓死在前,又有老娘即將餓死在後,那忠義在孝道麵前,隻能先放一放,正所謂忠孝不能兩全,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暫時還不需要自己的效忠,同時,最大的是他根本他不到自己在為他效忠,既然是這樣,那自己就應該先顧眼前才是正經。尤其有了街角那天才的想法,更讓自己得到解脫借口。

不行,現在不能從賊了,因為,拿了闖賊賑濟,那就有了飯吃,那還從什麼賊?大是大非不可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