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戰略方向(2 / 2)

窯洞裏很靜,隻有炭火盆中的劣質木炭發出劈啪的聲響。所有的人都屏氣凝神的等待著闖王下一步的安排。

呂世沉默的在腦海裏想著自己這些天來的思路,走到靠北的牆上,猛然拉開一麵布簾,一副初略的延安府地圖展現在大家的麵前,然後默不作聲的退到一邊,沉默的掃視了全部兄弟一眼,沉吟半晌道:“大家看看,這是費了監軍士兄弟們萬般心血繪製的延安計周邊的地圖,用紅筆勾勒的是我們現在的根據地,藍筆勾勒的是現在還在朝廷手中的勢力,我們現在對於紅筆周邊的地方,我準備采取拉攏一批合法的為掩護。扶持一批親近的,成為我們施政的基礎,打擊鎮壓一批罪大惡極的,一來穩定地方,一來獲取山寨急需的物資,最主要的是爭取最大的民心,獲取更多的人力物力以為基礎。”

大家丟闖王的這樣決斷讚佩不已。

“那麼官軍就這樣讓我們安安穩穩的發展嗎?”呂世問大家好像也在問自己,然後自己回答自己道:“不會,我想不會,隨著我們的實力勢力越來越大,不引起官府朝廷注意都不可能,等邊軍打敗了騷擾的蒙古韃子,剿滅了高迎祥等杆子,穩定了後院,就會抽出精力來,會和賊心不死的張元卷土重來,再次對我們發動圍剿,到那時候,就不是官軍千人鄉勇幾千了,那就是一個鋪天蓋地的大行動了。”

所有的人的臉色都開始變得凝重起來,再沒有了原先笑逐顏開的輕鬆,闖王說的對,現在根據地其實討的便宜是邊軍對付蒙古入寇,高迎祥等流徙四方,無力他顧,所以才讓張元那廝打了頭陣,而蒙古韃子說穿了還隻是騷擾打穀草,沒有真的如女直那樣大張旗鼓的與明朝叫板,那蒙古韃子在開春前無論成敗都會撤回塞外,高迎祥也堅持不了多久,就要潰散,那邊軍精銳會再次回師平叛,與自己再次交手。

“所以,我們要在夏糧收獲後,繼續擴大我們的戰略活動空間,做到進有餘地,退有根據。”鄭浩堅定的建議道。

讚賞的看這鄭浩道:“在這期間,我得了幾位先生的指點,我們在根據地裏加深加大建設力度,爭取最大的百姓的支持,一點帶動全麵,不斷的蠶食周邊,蠶食一點,鞏固一點,發展一點,但大家也看到了,再往西去,卻是更加荒蕪更加貧瘠,來年將更加幹旱,那裏除了給我們增加負擔外,卻是我們什麼也得不到,往北。”呂世一指地圖道:“卻是越來越接近延安府,和榆林衛,那裏是朝廷的精兵之地,要不我們也不血戰而出,往南,我們雖然得了洛川糧倉,但再往南,那就是陝西平原,但我們卻要無山地對抗官軍,在一馬平川裏,我們沒有足夠的軍力來與蜂擁而至的官軍抗衡的依仗,所以。”

呂世將手順著地圖慢慢的向東再向東,而後停留在了宜川地界。

“就是這裏。”將手重重的一拳砸到那裏道:“我們需要一個遠離西安和延安的戰略縱深,打開山西窗口,我們向山西那邊靠攏,卻有幾個優點,一是山西那邊天氣比這邊好些,人口也稠密,地域也富庶,二來靠近黃河,也方便我們發展灌溉農業,和利用黃河運輸,三是那裏是兩省交界,陝西鞭長莫及,山西卻是不在管理範圍,更適合我們的發展。據趙興兄弟監軍士探知,宜川是薄層黃土覆蓋的石質丘陵區;縣川河以北為黃土破碎塬區;西南部為丘陵土石山區。地勢由西向東緩傾,形成西南高、東低的簸箕狀地形。境內山脈屬橫山山係,自北而南有雲岩山、野雀山、虎頭山、七郎山、鳳翅山、蟒頭山、茹嶺山、盤古山和八郎山等九座大山,全縣最高自北而南並列有汾川河、仕望河、鹿兒川河、白水川河、如意川河、猴兒川河等六條主要河流。

多山正適合我們據險而守,多河正適合我們利用風車灌溉,緊鄰山西,正可以我們隨時度過黃河,避敵鋒芒,積蓄力量,官軍圍剿裏遊刃有餘。”

其實呂世還有一件事情沒說,就是按照他了解的曆史,發起於陝西的農民起義,真正壯大的卻都是農民軍在流傳山西之後才得以生存壯大的,渭南外,山西,才是呂世真正想要得到的。

“最終我們要把現在的根據地和即將發展的宜川乃至山西根據地連成一片,真正的據有廣大的空間,廣大的人口,廣大的資源的我們真正的打不垮,打不爛的根據地。”

窯洞裏落針可聞,大家都被軍師長遠的打算,廣闊的視野所則服,沒有人說話,然後一個個帶著希翼和沉重安靜的散去。

這一夜,所以聽到軍師打算和規劃的人都將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