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尊卑之爭(2 / 2)

鄭浩一時語塞,他雖然善辯,但是這是正理,無可辯駁。

見鄭浩尷尬,三叔坐在一旁打著圓場,笑著道:“我老漢是個粗人,我不知道是闖王說的對還是先生說的對,但老漢活了這半把年級,卻也活出點心得,卻也要說說。”

三叔說話,大家就不再爭論,都徹耳傾聽,尊卑長幼其實還是有的。

“其實上下尊卑,長幼之論,是老祖宗留下的,卻也費不得,如果廢棄了,那真的是天下大亂起來。”

看看暗舒一口氣的鄭浩,三叔眯著眼睛又道:“咱們農家都有父子不同席,叔嫂不同室,那是道德倫理,卻是與這官場規矩不同,你闖王大統領再是山寨一把手,但人後卻還是要給我這當叔叔的當幹爹的施禮問好,但在這根據地會上,我卻不能與你爭搶上首之位,規矩要講,但不能再是那陳腐不人性的老禮製,聽說那皇帝見到親叔叔也拿著個老臉來,高高在上的看著老子給子侄磕頭,這便是狗屁規矩亂了人倫,所以我看啊,現在這樣很好,大家一心沒有隔閡,闖王有錯,直接指出,下屬有錯當麵指點,犯了軍規山規當然有軍規山規處罰,沒必要非整出個什麼以下犯上什麼的,打壓兄弟們的積極,老家夥就是這些想法,不知道鄭先生以為如何?”

大家發出一片讚歎之聲,三叔雖然老,卻更是豁達明理,這番言論卻是深入淺出,讓人心折。

鄭浩好像是還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卻的確被三叔的一頓常理和臭規矩駁得啞口無言。感情現在才明白,原先聖人言語裏君臣是規矩,這父子上下是倫理,這是那些文人書生給混為一談了。

春蘭見大家把個事情越說越亂,當下在火盆上拿了水壺給三叔續上熱水,再給呂世倒上,呂世站住接了,輕聲自然的道聲謝謝,這又叫鄭浩和李先生心中暗暗吃驚,對一個女子倒碗水都要客氣的道謝,並且說的自然,接受的坦然,這呂世真的與眾不同。

春蘭給其他的兄弟續滿了水,然後笑著道:“剛才四哥給這會議定下基調的,卻現在跑題跑到姥姥家,是不是遠了點?我們還能不能繞回主題啊?“

大家一聽,當下轟然大笑起來,這會議又跑題了,但這跑題跑的好,卻是定下了山寨裏的上下規矩。

根據地許多這樣的事情就宅這跑題裏形成的。

呂世笑著接口道:‘那我們還是老規矩,該怎麼呆著就怎麼呆著,咱們繼續開會,下麵聽聽鄭先生講講直羅溝的建設問題。”

鄭浩就肅容站到地中間,呂世就回到了他的椅子上坐下,認真的聽他彙報。

“我們施行了對於扼守要點,以點帶麵,放棄偏遠,鞏固既得的方針,再在得到根據地糧食物資的大力支持下,現在的直羅溝已經是初具規模。”言下不無得意之色,對於扼守要點,以點帶麵,放棄偏遠,鞏固既得的這個方針,是自己首先提出來的,也是得到呂世同意自己一手實施安排的。有了這樣的成就自己的臉上當然有光。

呂世點頭讚許,請他繼續往下說。

“在秦直道和古驛站的基礎上,利用當地取之不竭的巨木,已經完備了營寨的建設,現在兄弟們都住進了軍營,不再受風霜之苦。由於有了錢糧的資助,我們在甘泉西部和北部大量招攬流民,並答應設村給予土地,當時從者如雲,大量的流民和百姓拖家帶口的趕來,隻是這短短的半月時間,就已將達到了四萬之眾,還有源源不斷的百姓正在趕來。這給直羅溝帶來大量的勞動力,因此上,現在直羅溝的人力之源非常充裕,對於依附來的老弱,我們盡可能的給予糧食,保證他們不被凍餓,對於年輕力壯的男子和強健的女子,我們則施行闖王提出的以工代賑的之法,這也就帶來了直羅溝建設的快速,現在不但將直羅溝進口的七大峽口在開山藥的輔助下,打開到可容兩輛馬車並排通行的寬度,同時在兩麵峭壁上建起堅固的石頭堡寨,連接了通道天橋,真正達到了固若金湯。如果官軍來攻,即便是十萬大軍也不能撼動我們分毫。”

三叔還是很關心百姓民生,接過已經興奮不已的鄭浩之言道:“那分田和發展養殖以及梯田修造可曾有了規模?”

鄭浩給三叔施禮道:“好叫三叔放心,現在在直羅溝的百姓相對於原先他們的生活,那已經是天壤之別了,自從按照規矩分了荒地講了上繳之後,那些百姓幾乎達到了瘋狂,別說那些青壯下工之後奮力的在開墾,就是那些白發老人也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在那些荒地上勞作,希望盡快的把荒地變成良田,梯田之法更是大妙,現在我那裏都有了想退掉平地改要山地的人了。”

“這卻是為什麼?”呂世差異的問道。怎麼又這樣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