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坐地分贓(1 / 2)

那讚畫見張元上路,一點就透,當時心情大好,將身子往後一靠,翹起二郎腿,歪著頭對張元細細分析道:“那個縣尊雖然新來,人也懦弱,但畢竟是一方父母,手裏可是有戰時簽丁之權,同時也有開革簽丁糧米之責。這甘泉雖然不比府城繁華但也頗多有身家的富商巨賈,求那縣尊發話,募集些錢糧那還不是手到擒來?說不定縣尊也正等著大人這個要求,也好上下其手,在期間分潤些好處呢,這幾全齊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大家都知道,明朝規定,大軍出征都是地方固定擔負糧草的,張元雖然不是正式的官軍而隻是鄉勇,但畢竟也拿著巡撫剿匪手諭被朝廷副總兵指揮,所以也可以算作官軍,那甘泉自然就需要支應大軍糧草物事。

再有,這次出征雖然是自己拿著錢糧讚助,但有機會額外得點,那豈不更好?再說了,按照這位讚畫所說,用這個辦法不花自己的錢收買下各地官吏,那更可以為自己積攢下官場人氣。這才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想到此處心情大好,當下找來了紙筆,就當著那位讚畫的麵,寫了百兩銀子的見字即付手劄,用了貼身帶著的小印,恭恭敬敬的雙手奉上,麵帶感激的道:“謝謝先生提點,這些許啊堵之物權且是本官與先生的一些茶水,還望先生不棄。”

那讚畫也不客氣,順手接了拿眼睛掃了一眼便揣進了懷裏,心中卻道,還是商人上路,也拿的出這巨款,這幾乎就是自己一年的標準俸祿了,心中雖然歡喜口裏卻是波瀾不驚的道:“那就多謝張大人的賞賜了。”

“都是自己同僚哪裏那些客氣,以後事物上還需要先生多多提點。”張元趕緊欠起身子,滿麵感激的謙虛。

“必定進全力幫著張大人做好一切。”既是人情又有回報,當然願意幫襯些主意了。

看看暫時再沒有什麼說的,那讚畫起身告辭道:“時候不早我先告辭,張大人也是時間緊迫,所以就不耽誤了。”言罷與張元客氣了一番便回自己房間休息去了。

送走讚畫,張元讓下人給自己沏了壺濃茶,一邊想著心事一邊急急的喝了,吩咐喚來管理錢糧的十二弟來,準備了兩個箱子,在那些投獻來的地主豪強子弟的金銀裏拿些出來,一個裝了二千兩的現銀,一個裝了五百兩,招呼幾個心腹抬了,直奔縣衙而去。

新任甘泉縣令是個進士出身,本來閑置在家一等出缺外放,但等了將近十年,才得了這甘泉縣令的空缺,因為最近闖賊鬧得厲害,別人都是不敢來,隻有這位已經是熬的心焦,也不管好歹隻要有個實缺就成,也沒花費多少就得了知府上報後委任了。

本打算著即便是闖賊鬧的凶猛,那也不過是一時的事情,這甘泉離著府城隻是咫尺之遙,那闖賊也不敢來自己這裏鬧事,上任之後也本想著大展拳腳把十幾年的虧空都收歸回來,但是事不隨人,偏偏那闖賊還就發兵前來,本指望著衛所之兵在上峰督促下出城一戰,一舉蕩平賊寇,自己也能占點軍功,卻不想那千戶帶著人剛出縣城一天,第二天就利索的跑了回來,把縣城大門一關,就做了縮頭烏龜,就連自己手下三班衙役都不敢出城收稅攤派,轉眼間就把個甘泉南部都讓給了山賊,讓那那些囂張的賊人在城外大搖大擺耀武揚威的行風行雨,自己初來乍到也不好過分對那千戶指手畫腳,隻能心中暗恨卻也無可奈何。

可好,這張元奉了巡撫之命趕來剿匪,一看身後隊伍竟有五千之多,心中高興,這回總算有了盼頭,希望張元一舉蕩平闖賊賊寇給自己一個安安穩穩的縣尊寶座。

但城頭一番談論,卻讓這位縣尊大是沮喪,從城上回來,又想著按照慣例,那張元定先來自己這個當地文官之首拜見,也好商量些軍國大事,比如簽丁,不如募集,比如攤派,不如器械等等,等等,自己也好拿著這個由頭落點好處,填補下虧空,於是便和縣裏縣丞主簿師爺什麼的在衙門裏等著,順便商量下那張元提出什麼要求自己等如何答對。

卻不想,碰到張元這個雖然圓滑但初入官場的菜鳥,對官場文貴武賤,找點事情發財的手段的路子還不怎麼熟悉,一去軍營再沒動靜,大家隻好等在縣衙幹靠,那是茶水喝了一壺又一壺,把該說的和不該說的廢話都說了無數也不見動靜,直到天交五鼓大家都哈氣連天也沒個消息,雖然縣尊很生氣,但人家張元是巡撫親派也不歸自己統屬,生氣也沒用,也是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