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存(3 / 3)

“小家夥,看我做了給你看。”

弓是做好了,但真的沒有箭矢,呂世便尋了幾根長且直的荊條,去掉枝椏,取平直的一米二的一段,這是現在箭矢的一倍有餘,這更讓那孩子取笑。

“這麼長的箭是不能射遠的,箭太重,而且招風。我家是軍戶中的匠戶,這個我是懂的。”

呂世不理他,被連番取笑,卻不惱火,隻是笑笑,依舊做自己的事情。

英格蘭長弓弓臂長大,所以需要的箭矢便長,這樣才有動能,箭矢的粗長,加上本身的重量,這樣才有勢能,長弓不是以精準取勝,而是以勢強距遠,漫射覆蓋取勝,小屁孩懂得什麼?我也鄙視你。

但一個現代人去鄙視一個古代孩子,這不厚道。

尋了一塊大石磨尖了前端,代替箭頭,一切妥當,呂世站起笑著道:“小朋友,看我如何獵取獵物。”

張弓,搭箭,輕輕拉開,瞄準遠處被兩人說話驚起的一隻肥兔,放箭。

兔子毫發無損的閃電般消失在視野之中。

呂世很尷尬,孩子很驚詫。

一隻肥胖的野雞掉落在五十步之外--一箭穿胸。其實這是呂世沒有能力將英格蘭長弓按照正經的工藝製作,要不其射程足足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步遠,但誰叫正經除了褲帶便一無所有呢。

意外之喜,絕對歸功於打哪指哪的格言定律,呂世淡定的走到那隻山雞前撿起,笑著對那個小子道:“還好,不是鬆鼠,晚上我們有山雞可吃,也是餓的狠了,這山雞我一人就能吃完,卻被你小子分了。”

想想又搖搖頭無可無不可道:“同樣是流民,見麵便是緣分,與你同吃也不打緊,有了這長弓,以後行走山中便不慮有饑饉。”

看那孩子還在原地張著大嘴不動,呂世回到他身邊,拍著他的頭道:“流民?”

這個時候,像這樣衣衫襤褸的孩子,就是流民,想來不是與大隊走散,就是父母已亡,都是苦命的人,見了就是緣分,結個伴也好,省的一路寂寞。

那孩子被呂世一拍,豁然轉醒,抬起頭,眼睛裏已經滿是崇拜之色了。

“大哥哥,這是你做的弓嗎?是的,這是你做的,這是你就用這山上劄木做的弓嗎?是的,我親眼看見的。”然後揚起臉興奮的道:“大哥哥,你太了不起了。”孩子自顧自說,當讓自己肯定之後,就用充滿崇拜的眼光看著呂世。

呂世輕輕一笑,孩子的理解還不是太快,這英格蘭長弓已經違背了這個朝代人的認知,但也沒必要與一個孩子解釋什麼物理原理,笑著道:“好了,不要再問這些無聊的問題,來,我們兄弟晚上有了嚼果才是正經,你去找些柴火來,我們燒烤。”

那孩子這才回過神來,怯怯的問道:“大哥哥,可不可以帶著山雞回我家?我哥哥和妹妹也,也,也--”臉紅心跳呐呐著不好意思說下去了。

呂世一愣,突然歡喜起來,這是多麼好的一個消息?自己獨行幾月,沿途或無村寨,或有也是人去村空,這是自己第一次知道,在這陝西榆林地方竟然還有人家沒搬走。

“小兄弟,便是叨擾了。”呂世不敢謙讓,忙把這事坐實。

“不叨擾,正是高興才是,我爹爹一定高興的。”說這話,其實眼睛卻盯著呂世手中的肥雞不放。

呂世笑笑也不為意,笑著道:“小兄弟,那我們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