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存(2 / 3)

就這樣走走停停,每日裏為這肚子奔波,樹上的,土裏的,野地奔跑的,自己算是嚐了個遍,但也是饑一頓飽一頓的,轉眼兩月過去,天氣開始一天天變暖,生存也不再那麼艱難,最少不會再擔心凍死,看看現在大約已經是四月天氣,已經是耕作時節,但天下大旱,一冬一春無雨,沿途都是拋荒的土地,連根野菜都不長,真的是一片荒涼,道路上討飯的流民開始成群結隊,一口吃食更是難尋。

呂世就棄了大路,轉到山裏,山裏的野物還是有的,尋些吃食也容易些。

第一個金手指開出的不是致富,還是為了活下去。

看著眼前的兔子飛奔而去卻徒呼奈何,因為自己再能跑,也絕對跑不過兔子,為了兔子,呂世需要一個弓箭。

但弓箭這東西,照現在這個時代的要求和製作工藝,卻不是自己能做的來的,那是要幾十種材料和無數道工序三年的時間,才有了一石弓和二石弓一直到據說賀人龍來開的變態十石弓。

但是,古代中國的弓箭卻有一個致命的誤區,那就是用火烤來把弓箭做成一個優美的外形,他們以為那樣能增加弓箭的射擊威力,豈不知,那恰恰破壞了弓臂的植物纖維的自然韌性,損傷了射擊威力,於是隻能用更大的力氣拉開弓,瞬間發射的時候,讓弓先抵消了大部分損失的韌性,使得長箭初速度大大降低,為了彌補這個缺陷,隻能做更為複雜的複合弓,用更加稀缺的牛筋來做弦,配合著加大威力,但最終不如歐洲的長弓來的威力大了。

呂世可是知道,英格蘭長弓正是這個歐洲弓箭的代表,就是以劄木,或是高檔的檀木自然為弓臂,增加弓背長度來加大射擊距離和力度,在現在這個時代,這是歐洲唯一比中國先進和實用的武器,當然,這英格蘭長弓也有缺點,不但弓身長大,而且箭矢也需要加長,以現在中國人普遍的身高,卻是攜帶不便,但威力能遮掩一切瑕疵。

現在呂世就看見滿山的劄木,所以就又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還是這個時代好啊,沒有濫砍濫伐,這才在陝西存留大麵積的原始森林,這種狀況一直到民國的時候才改變,要不毛太祖也沒有張思德燒炭,南泥灣開荒打虎的千古名篇。

當呂世用原始的石刀費力的把一個雞蛋粗細的劄木砍倒,並且努力用原來自己的褲腰帶把他彎成弓型的時候,由於太過專心,身後一句話差點讓呂世撲倒。

“你是在做弓嗎?”

呂世豁然回身,不知道什麼時候,身後一個拖著鼻涕的孩子正咬著手指頭好奇的看著自己。

饑餓讓呂世的耳朵失去了應該有的機敏,竟然一個大活人站到身後都不知道,好在看那孩子穿戴也是個流民,臉上也沒有什麼邪惡的表情,這才放下心來。

“你這個弓做的好醜。”那孩子用一種鄙夷的語氣,在和呂世談論呂世手中千辛萬苦才做成的弓箭,所謂千辛萬苦還是在砍伐紮木的時候,畢竟劄木韌性極強,而且堅韌無比,呂世拿著的還是原始的石器,而且還是舊石器的那種。

一個孩子,這是呂世到這個大山裏將近一個月,第一個見到的活人,沒來由的心中一暖。

“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呂世蹲下,和藹的問道。

那孩子躲開呂世想要撫摸自己頭的手,依舊嘲笑著呂世道:“你這個東西是不行的,射出的箭也不會遠的。”臉上還帶著鄙夷的神情。

被一個孩子鄙視,尤其是被一個古代的小屁孩鄙視,這是所有穿越人士所不能容忍的,呂世為那些無敵穿越者的麵子也要爭上一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