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雲嚴正在大發雷霆。

“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不論奸臣良將王公百姓。朕第一次允你單獨出宮你就給鬧了這麼大一出事來,不懲罰一下你怕是會一直這麼頑劣下去,從今天起你在宮中禁閉一個月,不許出門。”大手一揮,絲毫沒有回轉的餘地。

雲若晴聽了叫苦連連,她本就好動,自己如何能寸步不出青鸞宮過一個月?但她深知父皇一向威嚴果斷的性格,便轉向一邊的母後討饒:

“母後您看我這不是毫發無損的回來了麼,若晴經過此事是真的知道錯了,您勸勸父皇吧,我要是真的在宮裏關一個月會黴掉的。”

然而她的母後當今皇後趙氏卻並沒有站在她這一邊的意思:“你父皇說的對,十三歲的人了還像個小孩子心性,明年滿十四如何能沉穩地學習政事輔佐你父皇?更別說能耐著性子修行了。”

這雲氏自先帝就有修行一俗,以百讀,通感,盈身,通物,聚華,離情分辨修行等級,其中離情一旦練成便是大徹大悟,舍棄六欲七情,遁化達到神的境界而不傷不死。相傳雲氏先帝雲天當初境地已至離情,隻不過不知何種原因放棄了,還將修行方法廣傳天下,雖然此舉並不是期望人人都能練成大道,但它最起碼能使人的身強體壯,感官發達。然而每個人的天賦和自身條件不同,像是普通百姓,因為修行考驗耐力靜力同時還耗費時間,很少有人能練下去,久而久之,它便慢慢淡出了平民的視野,現在隻有皇室權貴仍在堅持,隻不過極少出現通物以上的子弟。

雲若晴聽了很是不解:“為什麼要修行啊?不是有父皇母後還有宮裏的侍衛可以保護我嘛,學那豈不是多餘?”

雲嚴歎息一聲,向前將若晴小小的身子摟在懷裏,麵色凝重地說到:“侍衛隻會聽令於權利最大者,父母也終有一天會離你而去,記住,人隻有自己才是靠得住的。”

若晴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然而在她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時候,卻是幾年以後了。

雲嚴捏了捏她的鼻尖,道:“快回宮吧,記得還要把《青靈訣》抄一遍。”

若晴一愣:“父皇,禁足就禁足,為什麼還要抄書啊?”

然而雲嚴一副沒商量的樣子:“為了讓你好好理解它,不準討價還價。”轉身又對一旁若晴的貼身宮女阿雙說道:“把公主帶回青鸞宮,好生照顧。”

若晴跺跺腳,沒再說什麼,賭氣地轉身就跑走了,阿雙行了禮,也跟著退下。

待若晴回到青鸞宮,便一頭紮在柔軟的床獨自生著悶氣,阿雙見狀笑了笑,她服侍若晴七八年了,知道若晴就是一個沒有壞心思也沒有長大的小女孩,她本就是天之嬌女,又生的甜美古靈精怪的,即使有的時候她會驕縱耍小脾氣,也完全不會讓人感到厭煩,隻覺得她很俏皮可愛。

阿雙走上前安慰到:“當奴婢聽到公主在宮外甩掉侍衛獨自一人差點被綁架時真是嚇了一跳,還在想不知道皇上會怎麼懲罰您,沒想到隻是禁足加抄書而已,真是讓我舒一口氣,這已經算是輕的處罰了。”

若晴起身,卻還是忿忿不平地說到:“那父皇為什麼非要我抄《青靈訣》呢?說它是修行秘訣讓我從小就讀的滾瓜爛熟,可是它又厚又晦澀,我是一句也沒有看懂,讓我抄一遍除了手會斷之外還有什麼用呢?”

阿雙見她有些動搖了,連忙解釋到:“皇上這麼做肯定有他的道理,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您現在讀不懂不代表您以後不會參透它呀,依阿雙之見,公主還是要表現好一點別再惹皇上生氣,不說是為您好受一些,也是為了景少爺啊。”

“景哥哥?他怎麼了?”若晴不解為什麼阿雙會突然提到南宮言景。

“景少爺私自帶您離開,讓您險些遇難,他的責罰要比公主您的大多了,奴婢聽說大祭司把他關在藏書閣反思兩個月,每日隻許人送些粗茶淡飯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