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協會建設。行業協會在政府與市場中間起到銜接作用,可以協助政府做好行業規劃、製定政策、規範市場競爭秩序,還可開展研究和專業培訓、指導行業發展、舉辦交流活動、提供信息谘詢,為行業發展輸送人才。例如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都有物流協會、信息服務產業協會等,這些行業組織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職責,為政府和企業的溝通搭建橋梁,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3.完善政府激勵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資金扶持,對社會影響力大、對帶動就業有明顯作用的行業進行重點扶持和優惠政策。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各發達國家均有值得借鑒的經驗,例如,美國政府在促進信息服務業發展方麵,提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倡議建設全球信息基礎設施,旨在建立完備的衛星通訊信息網絡和連通全球的電信光纜。德國政府在促進物流業發展中,提出宜水則水、宜路則路、多式聯運的運輸戰略,即長距離運輸以鐵路和水路為主,兩頭銜接和集疏以公路為主,增加貨運中心數量,同時將先進的通信技術運用在物流業,輔助貨運代理和運輸商之間的合作。
4.健全人才機製。生產性服務業的大多數行業都是知識密集型行業,對相關人才需求量較大,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較高,尤其是金融保險業、信息綜合服務業等現代生產性服務行業。因此應努力創新服務業的人才培養機製,培養在生產性服務業和製造業均有突出表現的綜合性專業人才,加快緊缺人才培養步伐,構建多元、開放的教育體係,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田家林,黃濤珍.生產性服務業與其他產業的互動關係[J].中國科技論壇,2010(08).
[2]楊玲.美國生產者服務業的變遷及啟示[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09).
[3]胡曉鵬,李慶科.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共生關係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02).
[4]邱靈,申玉銘,任旺兵.北京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的關聯及空間分布[J].地理學報,2008(12).
[5]胡曉鵬.產業共生:理論界定及其內在機理[J].中國工業經濟,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