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北京
七月的北京炎熱難當,入夜偶爾吹來的陣陣涼風,是在這個城市裏生活最舒服的愜意。然而微爽的刹那隻存在於那些小市民焦慮中的短暫鬆懈,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投奔大城市懷抱的外鄉人,和已在這片土地奮鬥多年的紮根者越來越喟歎。
高樓大廈圍繞的通惠河畔有一大片很難發現平房區,也許是周邊的樓太高了,初來北京的人很難知道這裏的存在。緊緊挨著的胡同門牆帖著北京新規劃的宣傳標語,新規劃要拆遷舊房區,然而隻有部分人是幸運的,點點燈光中有人歡喜有人愁。
波光粼粼的河邊,兩個雙胞胎小男孩默默的坐靠河堤看北岸的燈火輝煌,他們一個抱著本《十萬個為什麼》,一個抱著本《雲海玉弓緣》。
兩兄弟姓厲,並不是北京本地人,從小隨父母從河北老家來到北京打拚,對家鄉的記憶早就煙消雲散。厲家父母吃了沒文化的虧,厲父滿北京打雜胡混勉強供家,厲母卻是勤儉能幹雖然收入不高卻早早掙下了一套小平房。
貧賤夫妻百事哀,厲父本來就是個渾人,看著老婆比自己強心裏不舒服,天天吵架都是常事,直到拆遷規劃定下直接成了導火索,離婚在即。
“哥哥,他們倆這是要吵一夜吧,我有點困了……”弟弟打著哈欠說。
“我們家就是運氣不好,什麼好事都輪不上。”哥哥把《十萬個為什麼》放到一邊,讓弟弟躺在自己腿上。“哎,又要這麼挨一夜了。”
“我們怎麼辦?我不想跟你分開。”
“我不知道,媽媽帶不走我們兩個,也養不起我們兩個,你比我聰明以後能上大學,你跟媽媽我跟著老混蛋就行,等長大點我就自己養自己。”
“可惜小叔找不到了,不然他一定有辦法讓我們不分開。”弟弟哽咽的說道。
“還記得小叔給我們起名的事嗎?我們以後都是縱橫江湖的大俠,現在的坎坷都是我們成長的基石。”
“我還是舍不得你,不管我們誰走了,以後一定要常回來。”
“嗯,家人散了家也在,困了就睡會兒吧。”
一陣涼風吹過,河水泛起層層波紋,仿佛時間也在順流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