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鴻章這廝(2 / 3)

第五條 以上俄國自造之火車道所經各地方,應得中國文武官員照常保護,並應優待火車道各站之俄國文武各官,以及一切工匠人等。惟由該火車道所經之地,大半荒僻,猶恐中國官員不能隨時保護周詳,應準俄國專派馬步各兵數隊駐紮各要站,以期妥護商務。

第六條 自造成各火車道後,兩國彼此運進之貨,其納稅章程。均準同治元年二月初四日中俄陸路通商條約完納。

第七條 黑龍江及吉林長白山等處地方所產五金之礦,向有禁例,不準開挖。自此約定後,準俄國以及本國商民隨時開采,惟須應先行稟報中國地方官具領護照,並按中國內地礦務條程,方準開挖。

第八條 東三省雖有練軍,惟大半軍營仍係照古製辦理。倘日後中國欲將各省全行改仿西法,準向俄國借請熟悉營務之武員來中國整頓一切,其章程則與兩江所請德國武員條程辦理無異。

第九條 俄國向來在亞細亞洲無周年不凍之海口,一時該洲若有軍務,俄國東海以及太平洋水師,諸多不便,不得隨時駛行。今中國因鑒於此,是以情願將山東省之膠州地方暫行租與俄國,以十五年為限。其俄國所造之營房棧房機器廠船塢等類,準中國於期滿後估價備資買入。但如無軍務之急,俄國不得即時屯兵據要,以免他國嫌疑。其賃租之款,應得如何辦理,日後另有附條酌議。

第十條 遼東之旅順口以及大連灣等處地方,原係險要之處。中國極應速為整頓各事, 以及修理各炮台等諸要務,以備不虞。既立此約,則俄國允準將此二處相為保護,不準他國侵犯。中國之允準,將來永不能讓與他國占踞。惟日後如俄國忽有軍務,中國準將旅順口及大連灣等地方,暫行讓與俄國水陸軍營泊屯於此,以期俄軍攻守之便。

第十一條 旅順口大連灣等處地方,若俄國無軍務之危,則中國自行管理,與俄國無涉。惟東三省火車道,以及開挖五金礦諸務,準於換約後即時便宜施行。俄國文武官員以及商民人等所到之處,中國官員理應格外優待保護,不得阻滯其遊曆各處地方。

第十二條 此約奉兩國禦筆批準後,各將條約照行。除旅順口大連灣及膠州諸款外,全行曉諭各地方官遵照。將來換約,應在何處,再行酌議。自畫押之日起。以六個月為期。

怕太長,本來準備隻選其中一二條列出,後來幹脆全部貼出,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明白什麼叫惡毒、什麼叫無恥!條約簡而言之就是,俄國人出錢修東北鐵路,沿途管轄權歸俄,鐵路沿線俄派兵保護,周邊礦產歸俄開采。這樣的話,就是基本上俄國人不費一槍一彈,東北就成了俄國人的勢力範圍!

當然,據說中國方麵也是有收獲的,俄國人出麵,中國人化巨資從日本人手裏贖回了遼東半島。(好像不久,俄國佬搶占了遼東半島。。。。。。)

諸位,看了中俄密約有何感想?這就是中國當時據說還是東方的俾斯麥——外交家李鴻章的大手筆!真的令人歎為觀止,但又不寒而栗啊!這樣的人左右著中國,中國不衰、不被宰割,可能嗎?密約一出,中國驚愕、世界嘩然。列強們眼紅了,個個像沒吃飽的惡狼撲向中國。不久,德國占膠州灣、法國占廣州灣東南勢力範圍、俄國占旅順口大連灣、日本宣布福建沿海他國不得染指、英國。。。

李鴻章是怎麼“脫穎而出”的?此人家世不得而知,但從他能投入曾國藩門下,後又被曾國藩派去組淮軍頗不費力可知,定為官宦之家。太平天國時,曾國藩募集湘兵,漸漸做大。朝廷忌之,於是曾國藩派李鴻章回安徽招募淮兵另成一體。後朝廷把一支洋人帶隊的洋槍隊歸於李鴻章麾下,這些亡命之徒用處很大。正值太平天國走下坡路,因此李鴻章的隊伍勝多輸少,淮兵名聲大了起來,而豎子遂成名。正是這支“勁旅”——淮軍,甲午海戰時如同一堆垃圾,風過處,四散逃奔。令以為碰到強勁對手,緊繃弓弦準備一決高下的日本兵頗感到不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