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青銅燈盞(2 / 2)

囡囡的母親,因著自己男人也哭了的事實,情緒徹底的崩潰了,她在心裏不斷的自責著自己,而事實上這一切又能怨得了誰呢?

我本不想哭的,我想著不哭的話,便可以讓囡囡,她以為自己可以活的好好的,一直一直的陪在媽媽的身邊。而她也隻會認為自己不過是生了一場病而已,用不了多久就好了。

可是到得最後,我還是哭了,我一次次的哭了,我想囡囡也該是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所剩無多了吧!

我痛恨如此自私的自己,為了照顧自己的情緒,而深深的傷害了自己的女兒,真的好恨……

城隍廟的大門口正對著,城隍神的神像,而城隍爺的身邊,則各自的站了一位拿了長劍的威武武將,同著一位捧了文書的白麵文將。

城隍爺則是一身紅色的朝服,坐在了大堂的中央,威風凜凜,浩然正氣。而且他的神像顯眼要比候在了兩側的輔佐者們,看起來要更加的威武。

此時進了城隍廟的囡囡父母,除了知道端坐在堂上的是城隍爺外,其他就不甚明了了。因為城隍爺是人們心目中的陰司長官,所以很多地方的城隍爺常以去世了的英雄火名臣來充任。

而此時的城隍爺,對於囡囡的父母來說比較陌生,他們甚至不知道這長安城的城隍爺姓甚名甚。

神案上放了一盞青銅燈盞,囡囡的父母自是知道這就是傳聞中寄居了小鬼的青銅燈盞。

傳聞說,隻要有人走進了廟宇裏麵,當然這裏的人是要不是隻身一人才好。然後,這城隍廟裏的青銅燈盞便會忽而明,忽而滅的,很是嚇人。

而且這個小鬼張狂到竟然在廟會的時候,也出來惡作劇了。隨後自然關於城隍廟裏住了小鬼的傳聞自是人盡皆知了。

當時也有人想著將這個青銅的燈盞給銷毀了,以換得城隍廟的安寧。

可是怎奈何,這個小鬼他竟然會隱身的法術,每一次隻要人們試圖去將寄居了小鬼的青銅燈盞給拿在手裏,這個燈盞都會無端的消失,然後當人們撲空後就會再次顯現。

如此的一而再再而三的,人們一直的隻是撲空,所幸最後便不再,想著將這個青銅燈盞給銷毀了。

據旁人猜測,這鬼應該是寂寞了,所以才會在見得別人隨了伴或是家人,一副和樂融融的樣子,而心生妒忌,才會讓燈盞忽而明,忽而滅,來嚇跑香客的。

雖說,這小鬼除了偶爾的惡作劇外,也並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但是畢竟人鬼殊途,對於異類來說,人類自然是要怕的。

如此,這個城隍廟也就這麼的荒廢了,或者說成了寄居在了青銅燈盞裏的小鬼的地盤。

隻是此時當囡囡的父親和母親他們走進了城隍廟裏後,神台上的青銅燈盞卻隻是一直的亮著,並沒有如了旁人傳聞的般,會忽明忽滅。

見此,囡囡的父親和母親也是愣了一下,但隨即也便把這個城隍廟,裏麵鬧鬼的事情給忘了。

在到得了城隍廟裏麵後,囡囡的父親便抱了小孩兒,將手裏的行禮裏的被子,鋪展在了地上後,就將小孩兒小心的放到了被子上。

將小孩兒放好後,囡囡的母親也便坐在了小孩兒的身邊,她俯了身子放下了自己懷裏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睡著了的娃娃後,就將小孩兒重又抱緊了懷裏。

而此時被囡囡的母親抱在了懷裏的小孩兒已然身子,已經癱軟成了一灘泥般。女人懷裏的小孩兒吃力的張了張嘴,聲音嘶啞,但總算還能說清楚話。

囡囡的父親將小孩兒放好後,便抬了袖子,使勁兒的擦了擦自己臉上的淚水,就先去找幹柴生火去了。

雖然他也很想陪在小孩兒的身邊,但是城隍廟裏很冷,囡囡會被凍著的,她……最怕冷了……

這邊女人抱了小孩兒在懷裏,不斷的用手輕輕的撫摸著小孩兒的背部,眼神溫柔。

“囡囡啊!你不要擔心的,你隻是生病了,會好的。”女人聲音輕柔的道,可是她的眼睛卻是別向了另一方不敢去正視小孩兒。

“嗯,娘親,囡囡知道,囡囡會好的。”胸口還是在密密麻麻的痛著,小孩兒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氣息微弱的說出了這句話。

囡囡自是看到了女人對著自己說話時,眼睛裏一閃而過的哀傷,她也自是知道自己,已經快要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