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還跟以往一樣,隔幾天就去教教孩子讀書識字,沒事就在寺裏陪著靜一師太打坐念經。
李泰與李承乾偶爾都會來寺裏上上香,跟安樂一起用頓齋飯。隻有李恪,不曾來過。安樂知道,李恪是真的生氣了,她真的傷到他了。倒是李愔,隔三差五的就跑到這佛門重地來了,久了,寺裏的人都覺得,皇家這個紈絝倒也不像別人傳得那麼不堪,明明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倒是挺惹人愛的,反正是嫌不起來。
隻是這日早朝時,別人的都在憂國憂民,偏偏李愔卻在想著一會兒如何去他母妃那収刮銀兩,於是當李世民問他話的時候,他卻沉醉在銀兩裏一時沒聽到。結果李世民一怒之下,授李愔岐州刺史,讓他去外麵磨礪磨礪。李愔瞠目結舌,卻隻能謝主隆恩。
在收拾行李的時候,李愔一邊怒氣橫生,一邊憤憤不平,“我就說嘛,父皇想攆走的隻有我一個!”他那可憐兮兮的模樣,要是讓李世民瞧見了,隻怕又要心疼的收回成命了。
都說李世民不喜他家小六,其實不然,隻是恨鐵不成鋼罷了。誰家父母不罵兒女的?不打不罵,那才是真的冷落呢!
臨行前,李愔一一道別了父母兄弟和朋友,他最先去的就是安樂那。
“安樂,嗚~~~我要走了,我父皇終於還是把我攆走了,哇~~~~~~~~~安樂,你一定要想我,我也會想你的,嗚~~~”
然後就是去李恪那!
“三哥,你好壞,為什麼都不替弟弟向父皇求情?嗚~~~我要走了,父皇終於還是把我攆走了,哇~~~~~~~~~你一定要想我,想我的時候就寄點牛肉幹給我,嗚~~~”
然後去李泰那,去李承乾那,去高陽那……
又去了李世民那!
“父皇,你終究還是把兒臣給攆走了,哇~~~~~~~~~兒臣好生難過呀,嗚~~~兒臣要走了,父皇要保重龍體,沒有兒臣在這惹父皇生氣,父皇一定要多吃點,漸漸天寒了,父皇別凍壞了身體!臨別了,兒臣也沒什麼好給父皇的,這是三哥送兒臣的牛肉幹,是兒臣除銀子以外最喜愛的東西,兒臣送些給父皇。這牛肉幹挺有嚼勁的,父皇每日嚼一嚼,牙口會更好。兒臣走了,父皇要是想兒臣了,就招兒臣回來,嗚~~~”
看著這不懂事的小六,李世民是哭笑不得,這孩子,唉~~~~~
最後,李愔去了楊如那!
一到楊如宮裏,李愔就趴在楊如身上失聲痛哭,連話都說不全了!
“母……嗚……妃……嗚……兒臣……好悲……嗚……傷呀……哇……”
可再悲傷,也終歸是要離別,終究這個皇家的紈絝走了,於是這個長安,好像聽不到了歡笑,好像看不到了熱鬧。
這日,安樂跟往常一樣,去郊外教孩子讀書,沒想到李恪卻在那教孩子習武。安樂本想走,但李恪看到了她,她不想那麼刻意的去避開,所以終究沒有走。
看到李恪和安樂,孩子們倒不知道要習武,還是要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