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臨危受命(2 / 2)

隻因為瘟疫無人能解,因此京城竟然蔓延傳播開許多不同的偏方。可憐那些被權貴愚弄的老百姓,順著方子胡亂抓藥,幾乎涉及到藥鋪所有的名貴藥材。本就稀缺的資源,變得更加可貴。

南宮淩為藥方愁破頭皮,好在他有淩波微步的本事。幾乎鑽遍京城所有的角落,又熬著通宵上山采藥,才終於湊齊全部的藥材。

他最開心的時刻,莫過於唐善雅滿懷感激地從他手中接過搖籃的時候。

於是他更加拚命的背來一筐又一筐藥草,每日必然采摘來放在村口,又大步不喘的離身繼續采藥。

然而,事與願違,北安王的病卻一天天更加嚴重。

這天,唐善雅正在茶房裏忙著搗藥,正巧見一名醫女挑水回來,便也過去幫忙抬水。醫女見了,十分惶恐地下跪道:“娘娘請恕罪,這等粗活還是交由奴婢們完成即可!”

唐善雅見狀,趕緊彎身攙扶住醫女,微笑道:“我見水太滿,又看你細胳膊細腿的,就想過去搭把手,你又何來的罪過?”

“娘娘貴為九五之尊,豈可做我們平民百姓該做的事情?”醫女急得滿麵羞愧,不知如何是好。

卻聽見王妃娘娘皓齒微啟,露出淡雅如菊的微笑:“民無貴賤之分,乃是堯舜美言。我們呢,現在也別說這麼多大道理,就先倒完這桶水入缸。”她說畢,卷起衣袖,卯足氣力就去拎水桶。

換完這桶水,她知曉這醫女定然內心不安。也難為這些醫女,長期受尊卑觀念耳濡目染,也不是一時半會能糾正過來的。更重要的是,這場景若被知府大人見了,反而極有可能遭受訓斥。

這樣思索著,隻好幽幽站立在一邊,默默看著醫女倒另一桶子水,想自個兒的心事。越想越覺得煩悶,重重的心事,北安王的病情,都令她如坐針氈。

算算日子,已經過去整整二十日,唐善雅每夜都衣不解帶的陪伴他左右,北安王的病疾,卻一天天惡化……

淚水飄落進水桶,在水麵泛起絲絲漣漪,又與水波融為一體,再也尋不見痕跡。

這名醫女見狀,手中活計停下,剛想勸慰,又無從開口。攝政王的病情,不是平民百姓可以私自議論的,但即便她醫術普通,也能看出王爺這次病得不輕,凶多吉少。

見到還有醫女在場,倒是唐善雅先難為情起來,擺手笑笑,問道:“瞧我這多愁善感的,你說,王爺會好起來的,是嗎?”

“嗯,王妃娘娘暫請放寬心,王爺吉人自有天相,徐醫師也一定可以找到遏止瘟疫的良方。”醫女說著,認真地點點頭。

唐善雅深懷感激地望了醫女一眼,便道:“你先忙著,我再去探望下王爺的病。”說畢,擦了一把臉頰的殘淚,蓮步快移,就往外院走。她繞過院子的一畦蔬菜地,再往前想走,卻忽然發現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敏感的折回腳步,蹲下身子觀察菜地上種植的蔬菜。

“這些蔬菜怎麼都生長得病懨懨的了呢?”她心想著,輕輕摘下兩片葉,取於手心摩挲了兩下,根莖居然呈現於鐵鏽般的紅。再觀察菜葉上也隱隱透露出白色的斑點,倒像植物也生了病似的。

“等等,生病?”一個念頭閃電般迅速從腦海掠過,她趕緊疾步箭速衝回茶房,剛巧看見剛才那名挑水的醫女正舀起一瓢水俯身欲飲。

“等等,這水先別喝!”她疾步走近醫女,一臉嚴肅地奪過這名女子手中的木瓢。隻淡淡瞧了一眼木瓢中的水,便詢問:“這水是從哪兒取的?”

“啊,回稟娘娘,水是從村東頭的河水裏打的,村中百姓都是靠吃這河裏的水維持生計。”醫女一五一十地回答。

“那菜圃的那些蔬菜又是何人種植?”

“是徐醫師種植下的,他說這樣廚子做飯比較節省時間,也不用去動村裏百姓的菜。”醫女道。

“嗯。”唐善雅點點頭:“你沒發現這些菜看起來不對勁嗎?”

“我們剛來村上也曾納悶,這些生長起來的蔬菜確實看上去有問題。但據村民們說,是此地土壤貧瘠特殊,故隻能種出此類蔬菜。隻是近期,這些蔬菜越發的變黃,徐醫師說是受了前幾日大雨的影響。”

“你是說,全村的蔬菜皆如此?”唐善雅的心漏了一拍,她既然閉上眼搖首道:“並不是大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