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山叢林的第一個晚上,王安華的前半夜過的很慢,一直輾轉反側,不能熟睡。到了後半夜,王安華才死死睡了過去。第二天早上,王安華和父親先去棚子周圍轉了轉。王安華實際上是第一次來這個地方,他仔細的觀察了周圍,這個棚子蓋在一個大山的山腰上,這個大山是連綿不斷的大山中的其中一座,而這座大山看起來也和其他長滿密密麻麻大樹的大山沒有什麼區吧。大山旁邊又有幾座小山挨著這個大山,而棚子就搭在其中一個小山之間的半山上。這座山沒有名字,王安華心裏給這個山起了一個一號山的名字,而那座旁邊的小山,他起的名字是一二山。這樣也方便他記住,也方便他和王占山交流。一號山和十二山之間的溝裏有條不大的河,這個河有個一米五這麼寬,離棚子有個100多米。但是樹林太密,在棚子的角度壓根看不到那裏有河。而順著河往下走辦個時辰,就出了一號山,又是一座大山,王安華叫二號山。早上,王安華兩人先看了看棚子周圍有沒有大型動物的足跡,然後兩人先順著河裏走了半個時辰,仔細的觀察了河流沿岸大型動物的腳印,並且一一記在心裏。王安華把有動物飲水足跡的地方心裏又都編了號,比如棚子到河邊的路他叫一號路,實際上壓根沒有路,隻有一條羊腸小道。而這個羊腸小道你站起來是看不見的,必須矮了身子才能看見密林裏樹林之間有那麼隱隱約約的一條樹木比較稀疏的路。這都是以前父親王占山用開山刀和斧子砍出來的。主要是為了取水方便。這條路有時候動物也走走,所以在草中間有條不清楚的線。現在樹木有抽了新枝,後麵幾天還是要砍一砍的。一號路到河邊取水的地方有幾塊大石頭,他們取水就是在這裏取水,這個取水點王安華又起名叫一號取水點。一號取水點往下順著河走150米不到有一個水潭,這個水潭約有一米深,直徑大概有個五六米,王安華又記為一號譚。一號譚往下走300米,是個小瀑布,落差大概有個56米,水垂直的從上麵落了下來,形成一個直徑將近20米的水潭。王安華現在又將這裏記為一號瀑布。兩人在一號瀑布下麵200多米又發現一個水潭,這個水潭是河流彎道造成的,和二號山之間流出的一條小河並到了一起,然後在下麵形成了一個水潭。這個水潭定為2號水潭。兩人在沿途看見過金絲猴,然後在一號水潭發現了山羊、羚羊、飲水的足跡,在一號瀑布發現大量羚羊、羚牛麝的腳印,在二號水潭發現也有山羊、羚羊、羚牛的腳印。當他們他們準備走的時候,王安華到水潭裏洗了一把臉。
突然父親王占山大喊:“寶兒,快過來。”王占山有時候還是喜歡叫王安華寶兒,這回聲音很著急。
“怎麼了?父親。”王安華急急忙忙跑到10米外的父親旁邊。
“你看,這一溜腳印。”王占山指著地上的一溜梅花腳印說道。
梅花腳印的發現引起了王占山的重視,這個梅花腳印並不大,隻有王安華的拳頭那麼大,但是這種腳印的動物在這個山裏隻有兩種。一個是大蟲老虎,一個是金錢豹,這個時代的華南虎和金錢豹還沒有像現代那樣,野生的基本都絕種了,山裏常有人遇到。成年老虎的腳印很大,鋪開足足有王安華手掌那麼大,而豹子的腳印就是和王安華的拳頭這麼大。現在的問題是王占山無法肯定這是一個華南豹的腳印還是幼年老虎的腳印。兩個人又在周圍細細尋找了一下,並沒有發現更大的腳印,就是說這個腳印有可能是豹子的。豹子的危險明顯沒有老虎那麼大,而且豹子擔心,聽見人的聲音就跑了。但是也不一定,也許是半大的老虎的,但是周圍又沒有發現更大的梅花腳印,所以說豹子的可能性大一點。但是兩個人不敢掉以輕心。一路小心的往棚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