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農忙完了以後。王占山會到深山裏麵打獵。獵物在文州的到處都有,但是要打大型的獵物,必須要到深山裏去才行。王占山打獵的地方離王家山村子大約有個一天多的路程,輕裝走的快了也要整整一天。所以王占山覺得與其把時間花在路上,還不如住在山裏。
王占山打獵的那處深山山嶺叫麻山,麻山的北麵是陰平道,是個古道,走的人很少,除了一些商販子,幾乎沒人走。這陰平道還是有點來頭的,因為入川要過幾個關,要是古代關門打不下來,就有部隊走陰平倒偷襲。王安華就知道三國時期的鄧艾是走的陰平道偷襲的成都。麻山在陰平道的南麵,因為這山偏僻,山林茂密,路又不好走,周圍方圓50裏沒有一戶人家。而且這個時代的華南虎不像現代那樣已經絕跡,山裏的人一不小心就碰上了,有時候還聽說大蟲傷人的事情。所以一般沒人進深山,再說就是想進深山也沒時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地裏幹活或者給地主幹活。王占山家裏地不多,幹完以後他自己打獵所得隨便就夠整個家裏的用度了。加上每年打獵的收貨能換不少的銀子,所以每年的進山都是王家的大事。
今年因為雨季,所以進山的時間走的晚,晚了大半個月,到了年底的12月。而且這個時候天氣明顯冷了許多。這是王安華來這個世上的第一個冬季,他發現文州的冬天雖然樹木是綠的,但是因為比較潮濕,還是非常的冷。王占山進山不帶多少東西,不像現代人那樣大包小包一大堆。說來王占山王安華兩人就帶了針線和一石半的大米,還有不少的鹽。然後就帶了開山刀一把,小腰刀兩把,斧頭一把,還背了一個鍋。就帶這麼點東西,看起來不多,但是分在兩個人身上也不輕。
兩人收拾好東西,留了任氏一人在家裏,帶著幹糧就出發了。如果說五代是亂世,那麼五代的後蜀在王安華看來還是比較安定的,雖然不敢說是盛世,但是在華夏大地到處都亂的情況下。後蜀偏安一隅,在後蜀兩代皇帝的統治下已經將近二十年沒有打仗了。現在王家山的這個小山村沒有亂兵過境也沒有太重的苛捐雜稅,這不能不說是王安華的幸運。而任氏一個人在家裏,周圍的是親戚什麼的,有什麼也有家族的人照顧。所以王占山倒是不擔心任氏的安危。
兩人出發後一路在山間穿行,一直走了一天。王安華前世是西北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茂密的森林,幾乎處處都是樹和雜草灌木。要不是王占山帶著走,幾乎寸步難行。森林裏到處是鳥鳴怪聲。偶爾聽見幾聲不知道什麼野獸的嚎叫。這裏的風景王安華幾乎在現代沒見過,地地道道的原始森林,清清的河流,任何一處都是如畫一般的美麗。但是這綿延不斷的大山到處都是密林,王安華這一年弓箭什麼的進步挺快,但是不代表他可以像電影裏一樣飛簷走壁,一個輕功上樹什麼的那麼玄乎。加上在密林裏什麼都看不見,雖然這風景非常美麗,他還是隱隱有點害怕,一直在王占山的後麵跟著。王占山倒是好像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環境,慢慢邊走變觀察。這山裏沒路,王安華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怎麼在裏麵穿行的。一路鑽叢林,過河流。
隻走到晚上才到王占山以前住過的山裏的棚子那裏。到了棚子裏,王占山現在棚子外麵靜靜的聽了一下,但是沒有進屋。住的棚子前麵還有個小一點棚子,沒有門,這個棚子是用來放柴火的,裏麵都是幹幹的木柴。這些木柴都是上一年留下來的柴火。兩個兩個棚子之間是一片大平地,雜草叢生。王占山把平地的一處用開山刀把雜草清理幹淨,拿柴火做了一個火堆,又讓王安華用大石頭把柴草為了起來。然後從這個棚子頂部取下一直放在這裏的火石,又取下一點幹的苔蘚火絨,敲擊了幾下石頭,幾個火星就落在了火絨上,王占山拿起有火星的火絨。輕輕吹了幾下,火就著了。王安華在旁邊看的稀奇。到五代已經一年了,他倒是見過任氏引火,用的是火折子。火折子王安華專門拆開看了。就是把粗糙是紙緊緊的卷成紙卷。隻要卷的緊緊的,用火點燃前麵的一點以後,吹滅以後看不見火星,但是火實際上還是著的。用的時候用力吹幾下,火就著了。但是用打火石點火王安華還是第一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