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都是錢,好產品擱淺
警戒
作者:風琴
他有一項好技術,找了一個廠家合作生產。原以為“錢景”無限,但卻因為廠家處處“撈錢”的短視而近乎擱淺。
(講述人:周先生,自消毒瓷器研發者之一。)
我有個已經完成小試,可批量生產的產品。打算是找一家境況不好、生產能力閑置的企業合作,我們提供技術,並注入一點啟動資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大家都好起來,並讓所有創業人員都有股份。於是,我們和一家幾乎停產的廠談合作。廠長看到我的產品後,連聲叫好,並說他們這個廠有救了。當我進一步告訴他,我們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甚至有一種低成本製造的方法時,他更是充滿信心。工人和技術人員也信心百倍,並說工資什麼的,可以欠一欠,等賺了錢之後再發也不遲。我們商量好了賺到錢一家一半。
一個月不到,第一條簡易生產線就完成了。原本死氣沉沉的廠馬上有了生氣。當我們買好材料準備正式生產時,突然,廠長的親戚拿來一個外貿產品,說加工一個可得十元錢加工費,每月有兩萬個,而且業務非常穩定。廠長馬上轉向搞起那個外貿產品,因每年可賺二百多萬,廠長混身是勁,不惜用去了幾萬元試產費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天還要請客吃飯以應酬各路神仙。這時,我們那幾個創業人員,在廠長的眼裏已成了“叫化子”。
廠長說,你們這個產品等我那個外貿加工業務成功了,放一筆專款到另一個廠去搞。我們不止幾十次地勸他,但他隻是表麵上應付,我們已經成了不受歡迎的人了。離開廠之前,我還是對廠長說: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別總看眼前的這些利益。看他笑了笑,似乎沒聽進去。為了最後一線希望,我說,有什麼事打電話,我們會再來的。
過了兩個月,廠長突然打電話來說,他那些“零碎”事忙好了,那個外貿業務不準備做了,賺不到錢,要求太高了,還是繼續搞我們的產品。並讓我和幾個朋友繼續到廠裏去幫忙。我們為了大局沒和他計較過去的事。這一次,我和朋友們給了他一些錢,他拿了錢之後信心又來了。
一些人看到廠裏有了新氣象,經常拿些活過來讓他們幹,廠長見有外快可賺就把活攬了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過去了,自己的產品隻做了幾個零件,我們去問他,他總是搪塞,並說再過幾個星期一定把這個東西做好。我和廠長說,一個星期就可完成的事,拖了三個月,而且產品的質量越來越差。這點活做不做是小事,動搖了大家的創業信心可是大事。沒想到的是,廠長說,工人拿不到工資,做起來沒勁。他讓我們最好再拿一筆錢,給工人增加一些工資。我當時怒氣上湧,但為了顧全大局,還是準備支付廠裏的工資。
在支付工資之前,我和廠長講,一定要重視質量。但他說,產品的質量要求也太高了,哪能做得了。我說,技術要求並不高,隻要認真一點就行了,因為我和工人們一起幹時,每個零件都能達到這樣的要求。我反複說明,要想賺錢,隻有認認真真地做。廠長的態度雖積極,但行動很消極。在這種情況下,再多的錢投進去也隻能生產工業垃圾。我們不得不放棄繼續出資的打算。我對廠長說,唯一的辦法是認真做好每一個零件,做出來了,錢會有的。雖然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說這些話是白說的,但我還是說了。
後來,我又打了幾次電話和廠長說了各種利害關係。但他腦子裏全是錢。並說現在的人是講實惠的,皇帝不差餓兵,空的東西沒啥談頭。我的朋友知道這些話後差點昏過去。那些人早已忘了創業初期的山盟海誓,甚至好像從來也沒說過似的。
幾個月過去了,事情沒有任何進展,廠裏也幾乎處於停工狀態,工資都發不出來。後來,有個聰明人看那些工人閑著沒事幹,就對他們說,到工地去挖土方,每天十五元錢,工資天天發。這些人一聽很高興,馬上就跑去挖土方了。
我不禁感慨:即使做最有意義的事也要講究方法,否則傷人又壞財。這大概就叫創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