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再說說網上的價格。網上東西的價格一般比實體店低,這是大家的共識,所以很多人熱衷網購。大部分網上商品的價格也的確比實體店低,但是所帶來的質量問題、售後問題解決起來太困難了。不過對於一些不常見的商品,網上價格未必低,甚至比實體店價格還高不少。所以多對比,多了解是關鍵,千萬不要認為網上商品理所當然的比實體店低。
網下促銷:
四招個個玩把戲
其實實體店的促銷手段和網上的也差不多,無外乎是打折、送抵用券、送禮品、買一送一、抽獎之類的。
第一、打折和買一送一
因為買一送一本質也屬於打折,所以放在一起說。其實這種打折和網站的打折方式差不多,就是提高原價,然後打折。有人會問,買一送一和打5折在促銷效果上應該一樣,為什麼還要分開呢?其實這其中還是有不同的地方的。買一送一比打折好用,因為大多數人覺得送的那個是白撿的,會更願意接受,而且能強製顧客多消費。而5折的話多數顧客隻買一件,買一送一其實就是讓顧客以5折的價格買兩件。
第二、送抵用券和禮品
抵用券和網站的也是差不多的,就是使用限製多。禮品的話,一般都會誇大禮品價值,比如說買滿100元送價值50元的精美禮品一份,其實這個禮品可能就值10塊錢。
第三、抽獎和會員卡之類
實體店抽獎偶爾會有貓膩,就是自己人抽走。會員卡相對是比較實在的,多數會有積分之類的優惠。但也有風險,一個是個人信息安全,有些商家會出售這些顧客信息;二是會員達到一定規模,卷款消失。目前這些情況有增多的趨勢。
第四、特價
超市經常有很多特價商品擺在走道中間,一大堆看起來很誘人。其實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特價商品的原價,這個原價不是超市寫在牌子上的,而是之前這個商品的真實售價。當然這個需要平時逛超市的時候多看,等人家拿出來做特價的時候你肯定看不見的了。記得一家超市,有一個菜板賣得不好,當時9.9元一個,後來把菜板擺在走道中間做特價,大大的POP海報一打,19.9元一個,一天就賣了500多個。
【商家聲音】高成本下的無奈
不管是網站還是實體店,促銷手段層出不窮,目的就是一個,賣東西賺錢。說實話,作為一個商家,我們也很無奈,一個商品出廠價格100塊,後麵加上運輸成本、店麵租金、水電費、人工成本、國地稅、商場扣點(商場專櫃有這個,獨立門店沒有)、各個部門各種各樣的費用、老板自己要賺的利潤,你們說吧,最後這個商品到消費者手裏要賣多少錢?舉個服裝的例子,如果是在商場裏賣,出廠價100元的衣服,最後售價基本在300元以上才有的賺。某些商場服裝扣率至少是30%,就是說光是商場就要拿走300元裏麵的90元,還不要說其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