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1萬元教說話,他讓“高富帥”畢恭畢敬
聊生意
作者:小宇
他做過公務員,幹過營銷,當過記者,做過策劃。如今,樊榮強的“經理人當眾講話口才培訓中心”已在重慶開辦了4年多。學員中有大學生和求職者,但更多的是企業老總、政府官員,甚至有登上胡潤榜的超級富豪。每天最高收費1萬元,連“高帥富”都對他畢恭畢敬。是什麼讓樊榮強和他的培訓班有如此的魅力?
聽樊榮強聊講話
樊榮強在做市場考察的時候,發現現有的講話培訓班,無論是人與人見麵交談的基本禮儀,還是交談的技巧,都有不少值得改進注意的地方,樊榮強對講話有著自己的一套見解。
講話難度分為多個層次
樊榮強:好口才當然需要思考和知識積累。但在一定前提下,提升我們的口才更重要的是敢說。我們首先要清楚講話的幾個難度層次,最容易的是聊天、擺龍門陣,這種講話狀態幾乎沒有壓力。難一些的就是在很多人麵前講,包括開會、作報告等,它比聊天的難度更高,往往需要突破心理恐懼,並使用一些講話技巧。更難的是主持,需要控製現場氣氛,突發情況比較多。最難的是辯論,需要在最快的時間對對方的話進行反應。主持與辯論不是生活中的常態,所以,我們的口才培訓,通常注重提高當眾講話這一層麵的能力。
心中有話為何說不出來
樊榮強講,大家通常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腦袋裏思緒萬千,到了嘴邊卻不知道怎麼表達,我認為這是一種“唇邊效應”。常人思考時,除了形象畫麵外,抽象內容通常都是使用母語來進行,但轉化為語言時,由於嘴唇對於詞彙的反應不敏感,所以會造成表述不流暢。
這種情況與我們的教育方式有關,通常國內隻有小學生才“讀”書,中學生、大學生隻喜歡看書,這就造成了很多人有比較嚴重的唇邊效應。大聲的、聲情並茂的、抑揚頓挫的朗讀是每個人都必要的。
學個竅門比領導更能侃
有的領導一講話就是幾十個條條框框,說個把小時,這就是會說嗎?樊榮強說到:大體上可以這麼說,說話時,麵對一個議題,我們要有深入剖析的能力。我在培訓時,新學員上台練習講話,往往3分鍾時限未過半就詞窮了,這是因為他在用線性思維來考慮問題,隻把話題局限在與字麵最直觀的意思上,能講的內容自然有限。於是,我要求他們先對議題提出疑問,然後從幾個角度去分析,解答問題。整個過程都可以作為說話的內容,可以說的內容自然就更多了。我叫這種方法為“鑽石法則”,實踐證明十分有效。
隨時練口才有哪些方法
樊榮強:方法很多,有針對不同情況的竅門。對於害怕當眾講話的人,最迫切的是提高自信,最簡單的辦法是每天找一個陌生人搭訕,如果有條件,還可以盡量找人多的地方大聲朗讀、朗誦,前提是不影響別人,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會越來越敢說。對於說話缺乏延續性、說不長、說不明的人,最方便的辦法是每天確定一個話題,內容可以是時事新聞、影視人物等,然後與一名同事或朋友交流,盡量提出問題,深入討論,這樣的效果也會十分明顯。
從樊榮強看講話培訓班
其實早在1995年,他在廣東就看到過“當眾講話培訓”的報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樊榮強因公出差重返廣州,發現當年的講話培訓機構依然存在,便萌發了前去一探究竟的興趣。探訪結果讓他十分高興,因為教人說話的市場潛在需求是巨大的。現在最流行的詞語就是“宅”,“宅男”和“腐女”們的最大特點就是少用嘴說。樊榮強說,這類人群有主動和被動之分,被動“宅”們通常有社交障礙,害怕、拒絕與人進行語言交流。所以,他們應當進行說話能力上的培訓,不然會對今後的人生造成十分不好的影響。
在商界與媒體圈浪跡的十幾年時間,也讓他認準了“口力勞動”的意義。用樊榮強的話來說,動口之人,往往是站在社會金字塔塔尖,是否有雄辯滔滔的口才,即使不是成功的決定因素,也是必備條件。別讓人生輸在嘴上,越來越多的人同樣意識到了這一點,講話培訓班有著不可低估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