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太子的臉色緩和了一點,臉上好像還帶了點笑,薑雲溪很狗腿地說:“她還讓我多生點孩子。我就跟她說,你也要早點嫁過去,孟琛老婆都沒娶呀。”
孟琛笑了,不是掩飾的笑,不是客套的笑。自從她來行宮以後,就沒有露出那副陰險的樣子了。那女子並非現在的靜謐,而是那麼聰慧活潑。兩個人都沉默了,孟琛是在回憶李懿韻,薑雲溪想的卻是孟琛笑得真陰,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事情……
小郡主打了個噴嚏,悶悶不樂地想:“誰在算計我?誰在罵我?”
餘杭的日子,比李懿韻想象中的要短許多。孟太子國事纏身,不能在平國多待,於是打算去平都親自拜訪英武帝就回楚國。
英武帝雖然沒有說什麼,也是暗暗高興。李懿韻成了太子妃,對平國,對她,都是有大大的好處。
別人不說,她心中也是很明白的。英武帝養了自己十六年,這十六年裏雖然她也不是無憂無慮,至少是錦衣玉食,受了許多恩惠的。平國曆史上的公主,身份也不算低賤,哪怕是庶女,也是有一定地位的。平國雖然不反對三妻四妾,但是民間也不乏一夫一妻的。平國的女子地位還是比較高一點的,但男子還是比較尊貴一些。像鄭國,除了嫡出的達官貴人家或者皇室的女兒,其他女子就如草芥。就算嫡女有多麼尊貴,也常常淪為權貴之間結黨營私的禮物。若是平國一個男人娶了八個小妾,沒人反對;但是平國一個男人娶了十幾個小妾,就會有人說他輕薄。而鄭國呢,無論你娶一百個還是一千個,都不會有人吭聲。
這些事還是出使過鄭國的李鎮告訴自己的。至於楚國,她還沒有打聽到那裏有什麼習俗。但是看楚國皇帝隻娶一個女子,楚國還是國泰民安的,孟琛就算隻娶一個也沒有關係吧。可是,她不及楚後。
終於到了回平都的日子,這些日子孟琛也不是每日都待在行宮裏,薑雲溪也已經走了,聽孟琛說是他想看看餘杭女子是不是真的那麼好看,跑去喝花酒了。不管是不是真的,她還是欣賞薑雲溪的直率。
路途遙遠,九娘給她泡了杯茶,說是安神的,她喝了之後很快就睡下去了。平都離餘杭也不遠,中途他們停下來靠一個小溪暫時休息一下。炎炎夏日裏,這小溪邊也算涼快。孟琛他們怕和李懿韻一起走,仗勢太大,會引來心懷不軌的人,就打算再逗留幾日再到平都去。眾人正歇息時,九娘走到李懿韻麵前說:“這荒山野嶺的,也沒有什麼好吃食,奴婢從餘杭帶了些玫瑰糕,郡主且填填肚子吧。”
李懿韻的眼睛低垂,透過睫毛可以看見一對秋水剪瞳:“九娘,其實我真的不想回平都了。回了平都商討完了我的婚嫁,說不定不久就要離開平國到楚國去了。我告訴自己要珍惜點點滴滴的時間,可是時間還是越走越快。”
九娘笑笑:“不論如何,九娘會一直陪著你的。”
泉水叮咚,小溪緩緩流淌,一群護衛在溪邊舀起水洗汗濕的臉,侍女們也都坐在石頭上聊天,李懿韻和裴九娘都沒有說話,可是李懿韻的心裏卻泛起了點點漣漪。九娘可以陪著自己,皇上呢,娘呢,長安呢,大皇子二皇子呢?皇上對她好,隻不過是對父王的歉疚。即使如此,他還是那麼縱容她。他們,是真心真意對自己好的。
休整了一下,他們又繼續出發了。他們晚上便裝到客棧睡了一宿,別人也隻是以為大戶人家的小姐出門呢。第二日正午,他們就回到了平都。
聽聞郡主回來,看著她的轎輦的百姓有的投以羨慕,有的則是不屑。皇帝縱容她一個郡主到皇宮居住,把她當公主一樣對待,養尊處優的她,不知有多少人歎息她投胎投得好。事到如今,她要嫁給孟太子的消息已經在平都和皇宮裏傳遍了,英武帝也算默認了。都說孟太子位高權重,多少人認為她就是是楚國未來的皇後了。而孟琛又是楚國容貌數一數二的男子,眾人也隻能說她走了運,當了李懿韻。
倒是有明白人說,不論她是李懿韻還是陳懿韻,要是得了孟琛的心,就是徹徹底底地定了富貴的命。
熟悉的亭台樓閣,熟悉的花草樹木,熟悉的天空。以後就不能經常見到了。她歎了口氣。
到了殿裏,英武帝坐在最高處,看不清表情。林淑妃規規矩矩在他一側,似笑非笑。大皇子二皇子和公主站在再下麵一側。長安眼角帶笑,一襲藕色宮裝倒是襯出了她的端莊尊貴。李鎮和李翰都露出了“出個門還勾搭上楚國太子”的豔羨,大有迫不及待見孟琛鑒定真假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