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此情可待追憶(2 / 3)

自己早早就懷疑了,一個穿著華貴的男子,來去匆匆,身旁又有許多暗衛,在不起眼的人群中挑出男裝的自己。

孟琛,何必?

花朝節的時候,自己悄悄男扮女裝離開楚國皇宮,到京城的一條熱鬧大街裏。有人想殺自己,十五的自己哪有什麼武功。一個青衣男子救了自己,手心上被劃了一道血口子。自己和他一起對詩。兩年過去,那男子麵容早有些模糊,自己卻還記得那雙眼睛。那雙深邃又溫柔的眼睛。

天下相像的眼睛那麼多,可最美的就那一雙。偏偏是在楚國,自己也是有些懷疑。

直到他穿上青色的衣服。

直到他仍然那麼溫柔地看著自己。

如今他不是因為愛自己而娶,而是因為,她是鳳斕郡主。就算他不是花神節的那個男子,自己也可以……可能可以為了平國嫁給他。並且,花神節那次,她也沒愛上他,對於他,自己也是感激居多,不是一見鍾情。

孟琛看見她有些遲疑,寶劍出鞘,劃破了自己的手心,鮮血布滿了他的手。

“孟琛以血起誓,郡主就當是為了平國嫁給本王,本王也當是為了楚國娶了郡主。鄭國蠢蠢欲動,若兩國不能彼此信任聯合……”孟琛還沒說完,李懿韻就打斷了他:“孟琛,先包紮。"

李懿韻撕下一角衣料,慢慢地幫孟琛止血。她總是隨身帶金創藥,這回也算有了用處。

“孟琛,你為了皇位,寧願這樣嗎?”李懿韻的眼裏帶了一點質問。

“有人認為周幽王為了美人專情就偉大嗎?家國的平安與自己的兒女私情,全然不同。”孟琛清冷的聲音回蕩在湖心亭。

“那,我嫁。”李懿韻一點也不遲疑地說出口,連自己都驚訝了一下。她暗暗罵自己沒用,人家用個美男計加苦肉計你就投降了,你個蠢貨!

她答應了他的婚約,但是她仍然存有疑慮。

他和她都輾轉與宮廷鬥爭中,在宮裏,別說夫妻之間,連自己的親生孩子都可以利用。人人都說孟琛城府深,李懿韻也深有感觸,不由得擔憂起來。

並且,要是鄭國真到了發兵那天,楚國抵擋鄭國絕對是綽綽有餘的。可平國不同,平國本來國富民強,幾乎可以超過當時的楚國。但是經過奪位鬥爭以及與明國的戰役之後,明國雖滅,平國耗費了強大國力,明國一些子民也不一定願意善罷甘休,所以鄭國要攻占的話,也有可能會成功,孟琛不可能為了幫平國娶自己。

至於行宮那件事她也懷疑是明人做的,可明人極少在餘杭出現,他們執著地認為明國故土才是自己的家。

何況,娘親當時還是楊府大小姐的時候,就和妹妹跟著自己的母親,一個明國女子離開了楊府,直到楊大將軍出征的時候,才將自己的兩個庶妹接了回來。那時祖母回到了自己的娘家,娘家人對母女三個人都很好。娘親一直相信,明人是不會動自己的女兒的,他們連一點手腳都不會做,畢竟她流著明人的血。而且,讓平國楚國結盟,不是自尋死路嗎?

可是如果嫁給孟琛,借著自己娘親的這層身份,明人對孟琛會有所顧忌。英武帝也因為常王的關係,十分寵愛自己。英武帝的子女,對自己都有血濃於水的感情,斷然不會輕易動自己深愛的夫君。所以,孟琛為了娶自己在自己行宮裏做手腳,是有可能的。

不一會兒,李懿韻不再胡思亂想,迷迷糊糊地睡過去了。

餘杭的太陽極為毒辣,要不是為了接待孟太子,她根本不想出去。為了避免引人注意,孟琛和自己都是微服。她隻帶了九娘一個人,九娘武功深厚,遠遠地跟在兩人身後。孟琛有自己的暗衛,不需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