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新兵連訓練選拔,即將結束前的幾天,魔都警備區政治部,派了文工團下連隊,來慰問新兵演出。
新兵們整整齊齊地端坐在小板凳上,在新兵連連長和指導員的帶領下,比賽拉歌。
拉歌是部隊特有的文化現象。在部隊裏,各個集體,各個單位以及個人,什麼項目都要比出個高低,拉歌也不例外。連長和指導員各帶一半人馬,指揮著兩大陣營叫板叫陣。於是乎,《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是一個兵》、《遊擊隊員之歌》、《團結就是力量》此起彼伏,你爭我趕,熱火朝天。
當氣氛越來越熱烈的時候,慰問演出適時的開幕了。
文工團派下來一支小分隊,總共七八個節目。有女聲小合唱,女聲獨唱,男聲獨唱,兩個團體舞,一個單人舞,都是一些部隊文藝演出時,常見的曲目。他們排的節目,也不是很上心,都是老掉牙的,沒什麼新意。不過新兵們已經三個月,沒見過母豬跑了。現在能見著了漂亮的女文工團員,那兩眼都在放藍光,比手電筒還亮。全場的掌聲和歡呼聲,偷摸的口哨聲,此起彼伏,從頭到尾,一直就沒消停過。
小分隊的領隊是林陽中尉,是警備區文工團的一個小品編劇。他平時也不太跑這種慰問演出的任務,這一次是臨時頂替生病的戰友下來的,純屬趕鴨子上架。林陽也沒在後台監督,直接就跑到戰士們的後麵,和新兵連的幹部們,站在一塊,抽著煙,打著p。
就聽到正坐在他前邊的林晨,衝著身邊的班長鄒一鳴在大喊(不喊不行啊,環境太噪雜):“頭兒,這哥們唱得,還不如咱小孟好哪!”鄒一鳴點點頭,把食指封在嘴上,示意林晨別再瞎嚷嚷了。
林陽站在後麵,一眼瞅個正著,看的很清楚。他知道現在正在台上抱著吉他,唱著流行了快三年的《三百六十五裏路》的演員,名叫王華。他可是警備區文工團裏,數一數二的男歌手。
林陽本來就有點小無聊,挺好奇的湊上前去,拍了拍林晨的肩膀。林晨回頭一看,是文工團的幹部,趕緊起立,回身立正敬禮:“首長好!”林陽笑了:“中尉可夠不上什麼首長。小同誌,你叫什麼名字?”
“報告,我叫林晨。”
“哦,嗬嗬,好啊,巧了,居然還是個本家,我也姓林。你剛才說,有個人比台上的演員唱的好,你是在吹牛吧?”
林晨聽了前半截的話,本來想客氣客氣說,沒有沒有啦,一聽到吹牛兩個字,當時就不服氣了:“林上尉同誌,我們班的小孟,唱的就是好。”說到這,他朝台上正謝幕的王華一努嘴:“比他強的多。”
林陽登時來了興趣,這說不定新兵連裏,確實就有好的文藝苗子。現在咱們團裏正青黃不接缺人哪,張副團長發牢騷,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想了想,和連隊幹部們打了個招呼,就回到了後台。
林陽審閱了一下節目單,看著也就剩兩個節目了。他和報幕員商量了一下,就拿著話筒,自個兒走到了台前。全場的新兵和演員們,一時都摸不著頭腦,上來一個一毛二,這是要演哪一出啊?什麼節目?
林陽咳了咳,開口問道:“同誌們,剛才的節目,好不好看!!”這大聲喊的,話筒都破音了,他哪裏是在谘詢觀眾意見,完全是在煽動情緒。
新兵們異口同聲的跟著喊:“好看!”大夥呱唧呱唧,掌聲雷動。
林陽笑道:“同誌們,我們這次下新兵連來,慰問演出,歡迎大家就要成為真正的解放軍戰士。不過呢,我們的小分隊,人數少,節目有限,我提議,咱們大家一起聯歡,好不好!!”
新兵們也隻知道附和一聲:“好!”
林陽說:“我剛才聽說新兵連有一個兵,歌兒唱的特別好,大家知不知道,他是誰呀?”
全連的新兵不約而同地喊著:“小孟!!”
“那咱們歡迎小孟同誌,來一首,好不好!!”
“好!!!”反正起哄沒有鬧事大,戰士們也是不喊白不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