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得把她和孩子隔開。"康巴同意道。
啞女人雖聽不見他們爺倆的話,但從爺倆兒射過的眼神,啞女人感到和孩子有關。她如恐懼的狼,眼放綠光,抱著孩子離開了。
康巴無奈地搖搖頭,出個主意:"不然,我和尼姑清靜商量商量,把孩子抱尼姑庵托她喂養。"
康三爺道:"也好。"
爺倆又嘮一會兒,脫衣睡了。自從啞女人見不是康巴,康巴一直與爹睡在上房。
翌日早,康巴產:"爹,我去衙門看看,然後去尼姑庵問問清靜肯不肯。"
康巴找到清靜,清靜一口答應,道:"此乃佛家善事,說明柳青與佛有緣。"隨既跟隨來抱柳青。
二人到了康巴家,房門大開,一個人也不見。二人奇怪,上街去尋,遇見康三爺正向人打聽啞女人和孩子。
康巴想:壞了。啞女人必是昨夜抱孩子跑了。
77.
一泉湖休整期間,山寨又多了一樁喜事。青柳和閻王紅李攛掇,老軍師與姑姑喜結良緣。
閻王紅李笑道:"這和尚徹底還俗了。"
"和尚?"青柳奇怪地問。
"夫人有所不知。老軍師原本到山中出家當了和尚,可能他和佛家緣份尚淺。一日掉入山穀,被我救出,當時我剛剛主持山寨,力不從心。與和尚治傷閑話,聽出和尚胸有韜略,便扣住不肯放往。和尚見我心誠意堅,無奈便做了我的軍師。"
"軍師為何出家呢?"
"軍師不談,我也不好深問。"
休整了半年,兵強馬壯,但坐吃山空。大頭領與軍師三人商議再度出山。
先派出暗探,打聽山下動靜。耐不住山林單調寂寞的鴨子,聞訊便申請前往。
青柳不放心。丈夫好不容易相會了弟弟,萬一鴨子有閃失,豈不使閻王紅李傷心。
鴨子糾纏不休。
閻王紅李道:"讓他去吧,鍛煉鍛煉,說不定有出息。"
鴨子樂得孩子似的,和一夥弟兄化裝下山。
別的弟兄下山,打聽軍情商情,收集有用的情況。這鴨子,哪熱鬧哪到,專去聽奇聞秩事,花柳新聞,收集了一肚子故事。
這一天,幾個暗探聚集,便要回山彙報。旅客門口聚集了一夥人,在看什麼熱鬧,鴨子勾起興致,撥開人群走進裏麵。
一個髒兮兮的女人,抱著髒兮兮的孩子,恐懼地望著圍觀的人。
鴨子心性浮燥,但心腸極軟。見眾人無心無肝看那對母子熱鬧,,並無一人掏出錢來接濟。便湧出一股豪俠之氣。上前問道:"你們是哪裏來的。"
女人"哇哇"地叫了兩。
原來還是啞巴。
鴨子更生憐憫,伸手牽起女子,領進客店,要了份飯菜給啞女子。啞女子樂極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不住點頭稱謝。
鴨子又生心計,哥哥,嫂子結婚已有半載之多,不見嫂子有孕。鴨子明白這和嫂子以前的**生活很有關係,嫂子恐怕不會生孩子了。如果把這孩子帶上山去,獻給兄嫂,豈不是件美事。
抱了孩子,鴨子不忍心下手。索性帶了啞女人一同回山。
山寨頓時陡生熱鬧。
暗探忙向首領軍師報告山下情況。鴨子四處去講奇聞秩事,走到哪裏哪裏圍上一群人,講得笑聲陣陣。
山中三個女人,則圍著這對髒得不成人樣子的母子忙乎不休,為她們洗澡換衣,提供食物。
把啞女人梳洗打扮好,青柳不禁大吃一驚:'這不是康巴的啞巴媳婦嗎?'
康巴的啞巴媳婦,已不像剛才受到激發瘋時那般激動,但神情仍是呆滯,口中隻會不時發出"哇哇"的無意義的聲音。
青柳問:"嫂子,你還記得我嗎?"
"哇、哇。"啞女人的聲音仍然空洞,沒有任何意義。
青柳急忙來到閻王紅李議事的地方,掩不住內心激動,說:"那啞女人是康巴的媳婦。"
老軍師的眼睛驀然一亮。
閻王紅李記得聽青柳枕上向他講過,康巴是劊子手之後,現在也是劊子手,是青柳青梅竹馬的朋友。
祝成龍記得那個幫助他的康巴。不由地問:"康巴媳婦怎麼會到這來?"
"是啊,我擔心康巴家是否發生什麼不測,不然,啞女人怎麼會抱著孩子跑到這裏。"
"要不,我走一趟,去看看。"
"我也想回去看看母親。"青柳道。
閻王紅李遲疑不決,待要問老軍師,老軍師不知何時,已離席而去。
蘭花這時跑來,連聲叫道:"奇了奇了!"
"又出什麼新鮮事了?"
"老軍師過去看那孩子,胳膊腿都看了仔細。在那孩子小嘴上、臉蛋上、屁股上親了又親,親得娃娃直哭,啞女人卻不惱,隻嘻嘻笑。"
"你到底要說什麼呀?"成龍著急地問。
"聽我慢慢說嘛。啞女人笑,老軍師卻哭了,他摟著孩子說了一句話,嚇我一大跳,"
"什麼話?"
"他向姑姑說:"這是我重孫子啊?"
"真有這等奇事。"閻王紅李等人驚訝不已。
"快去看看,快去看看。"青柳忙不迭拍屁股起身,幾人興衝衝而來。
孩子抱在姑姑的臂彎裏。老軍師老淚不斷湧上眼簾,擦去一層,漫上一層。他越想看清孩子,反而越看不清。眼前那個輪廓模糊的小生命蹬動著雙腿。這就是他的孫子康巴給他生的重孫子。
閻王紅李仍不信地問"老軍師,真是你的重孫子?"
"真的,真的。"老軍師含淚笑著。
老軍師定定神,緩緩地講了他的身世。
老軍師出身劊子手之家。按劊子手家的規矩,給娶了癱媳婦,為的是積陰德,圖個子孫。果然有了兒子,取名小三子,大了人稱康三爺。其實沒有仨兒子,隻有這一個。這麼叫討吉祥,期盼家裏人丁興旺。
康三大了,老軍師為他討了個傻姑娘。劊子手家中做事,有份陰德,不得不在別的地方積點福份。果然,傻媳婦也生了個兒子,取名康巴。
康巴生後不久,他的癱老婆死了。他在家裏便沒有了說話的人。兒子怨恨爹給娶了傻媳婦,天天陰沉個臉子,幾乎一句話不肯與他說。老軍師知道康三有心上人,那姑娘待康三娶之後才死心塌地,遠嫁他鄉。康三曾跪地求爹爹,哪怕斷子絕孫,也要娶了那姑娘。老軍師踹兒子兩腳,痛罵沒出息的兒子一頓。不想徹底傷了兒子的心。
父子倆相居一個院子,卻怨恨重重。有了孫子,老軍師也無福享天倫之樂,心灰意冷,一賭氣,尋山林勝地出家當了和尚。
老軍師與佛無緣,反而與匪有緣,後來結識閻王紅李,成為運籌帷的出謀劃策之人。
聽著老軍師敘述,啞女人聽懂了似的,信任地微笑著。
姑姑舉過孩子,逗弄老軍師,孩子好奇地去摸老軍師一綹長須。
老軍師把孩子抱在懷裏。
孩子再也不哭,高興地玩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