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凱旋(1 / 1)

貞觀八年,七月十八,距離出征三個多月,唐軍凱旋而歸,李世民命大軍駐紮在長安城外,李靖率眾將領和三千騎兵進城,接受皇帝的檢閱,唐軍入城,長安居民夾道歡迎,陣容

極其繁盛,眾將身披重甲,陽光照耀之下,寒光凜凜,煞是威風,身後三千騎兵,身披戰甲,手拿馬刀,宛如天兵降臨。一路上鼓樂喧天,老百姓不住的讚歎唐軍的威武。

“小姐,吳王好威風呀。”寧兒指著行列說道,樂詩順著寧兒的手指看去,正是自己一直掛念的李恪。

卻說自皇宮和李恪相遇聽聞李恪將要出征,高如詩一直心神不安,雖然她告訴自己,自己不屬於這個時代,早晚要走,不應該和這個時代牽扯太多,但心似乎不受自己控製,還

是忍不住的關心李恪的安危,最後發展到不關心軍事的自己,天天向父親打探軍報,搞得高履行不厭其煩,實在打聽不出什麼,如詩就隨大姐如已在家裏的佛像前祈福,求佛祖保

佑李恪平安回來。

這時看見李恪,心裏是說不出的歡喜,吊著三個月的心也落了下來。

李恪和李貞騎著著馬跟在主帥李靖,副帥侯君集和江夏王李道宗身後,在一群中年將帥中間,李恪和李貞兩位青年將軍著實顯眼,李恪一如往日般俊美,不同的是他現在是身著

白甲,騎著白色戰馬的將軍,身姿中透露出英武,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堅韌,引得百姓中的少女陣陣驚歎。

“好男子。”一個甜美而很肯定的聲音,傳來,也許聲音有些大,引得旁邊的百姓看去,隻見是一位身穿大紅色裙裝的女子,如花般美麗的麵容,眼神中卻似乎多了一份男人的

堅決,竟引得一些男子目不傳睛的盯著。

“二妹,小點聲。”旁邊的黃衣女子說道,紅衣女子也知道有些失禮,開始不好意思起來。

黃衣女子悄悄地問:“你是說誰呀。”

紅衣女子有些臉紅,說道:“自然是那白甲將軍。”

黃衣女子順著她的目光,正是李恪。黃衣女子,撇了撇嘴,我倒不那麼認為,他旁邊的黑甲將軍也很好呀,此時李恪旁邊的正是身穿黑甲的李貞,紅衣女子笑著說:“他倒也很

好,但氣質終究輸了白甲郎一籌。”

“那倒未見得……”黃衣女子不服,兩姐妹就這麼比較兩位皇子起來,當然他們不知道他們是王爺。

這邊廂,如詩還是癡癡的看著吳王恪,在人群中跟隨,隻盼他能看到自己,雖然她並不抱多大希望,因為人實在他多了,自己實在是很不顯眼。正當她有些黯然神傷之時,他看

了過來,如初見時清澈而深邃的眼神,微笑著看他,眼睛頑皮的還眨了一下,她的心完全淪陷了,一瞬間各種畫麵出現在腦中,然後又一片空白,待她反應過來時,他卻早已遠去。

我在幹什麼,難道我喜歡上了他,他是我的白馬王子嗎?可我是個現代人啊?怎麼能喜歡一個唐朝人呢?愛情可以跨越時間嗎?如詩心緒複雜,不停的想著。

……

太極殿中,李世民意氣風發,剛才的檢閱令他心虛澎湃,唐軍的雄壯,威武,喚起了他曾經統帥千軍萬馬踏平天下的記憶,而身著戎裝的吳王和越王,更是讓他想起了年輕時候

的自己,那個英勇善戰的天策上將。

接下來論功行賞,李靖升尚書右仆射加封三百戶,侯君集拜吏部尚書進位光祿大夫,李道宗升禮部尚書,兩人各加封二百戶。以李恪為左千牛衛大將軍,以李貞為左領軍衛大將

軍,契苾何力為玄武門宿衛、檢校屯營事,餘將各有封賞。

隨後皇帝設宴,為西征將使接風,宴會上皇上不斷對將士們誇獎,眾臣也是多溢美之詞,皇上命眾臣今天不必顧忌禮數,盡情歡宴,現場十分熱鬧,皇帝酒喝得多了,摟起了長

孫無忌的肩膀,悄悄說:“無忌啊,你我從小在一起長大,是總角之交,我們之間沒有什麼不能說的,我今天真的高興啊,不僅是因為打了勝仗,還因為我的兒子,看見他們如此

英勇善戰,朕心甚慰,特別是恪兒,其英勇果決,真像我年輕的時候呀!”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長孫無忌看了看被眾臣那酒杯包圍的而舉止依舊不失禮儀的李恪,聯想起那天在朝堂岑文本,蕭瑀,柴紹們的舉動,和剛才皇帝說話時自得而驕傲的語氣

,不禁有些害怕,感受到了威脅,口中向皇帝應著:“皇子成器是皇帝之福,國家之福。”卻暗中下定了決心,將李恪視為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