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消癰散結治療熱毒壅結於肌肉所致的癰腫瘡毒,高熱不退。對乳癰有良效,能解毒散結通乳,可內服或外敷,常配金銀花等同用。另外還可配大黃、丹皮治療腸癰。
作用:
用於上呼吸道感染,眼結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癰腫痛,胃炎,痢疾,肝炎,膽襄炎,急性闌尾炎,泌尿係感染,盆腔炎,癰癤疔瘡,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
醫用
蒲公英又稱尿床草,對於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及礦物質,對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葉子還有改善濕疹、舒緩皮膚炎、關節不適的淨血功效,根則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療膽結石、風濕,不過在沒有專業醫師指導下還是不要擅自使用為佳,花朵煎成藥汁可以去除雀斑,可說是非常有用的一種香藥草,新鮮蒲公英要選擇葉片幹淨、略帶香氣者,幹燥蒲公英則選顏色灰綠、無雜質、幹燥者。
蒲公英用途:
1,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治熱毒瘡癰。
a.實火熱毒上攻,目赤咽腫,口舌生瘡。
b.熱毒瘡瘍,乳癰腫痛,疔毒內攻。
c.肺癰咳吐膿血,腸癰腹痛發熱。
2,利濕:可治熱淋澀痛,及濕熱發黃。
蒲公英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
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地丁
性味歸經
①《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苦辛,寒。“
②《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性寒,味苦,小毒;入心、脾經。“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治溫病高熱煩躁,流感,傳染性肝炎,腎炎,瘰鬁,腮腺炎,疔瘡及其它化膿性感染。
①《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治癰疽疔腫,淋巴結結核。“
②《河北中藥手冊》:“治急性傳染性肝炎。“
③《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消炎解毒。治黃疸肝炎,高熱煩躁。“
射幹
藥用價值
用於感受風熱,或痰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等症。用於痰涎壅盛,咳嗽氣喘等症。咽喉腫痛,喉痹不通,二便不通,諸藥不效,腹部積水,皮膚發黑,乳癰初起
蘇葉的功效與作用:
蘇葉為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紫蘇的帶枝嫩葉,蘇葉有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的功效,蘇葉別名赤蘇、紅蘇、紅紫蘇、皺紫蘇、紫蘇、紫蘇葉,蘇葉主治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
蘇葉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蘇葉能發散表寒,開宣肺氣,蘇葉可與生薑同用。兼有咳嗽者,蘇葉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蘇葉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蘇葉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蘇葉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者,蘇葉常與半夏、厚樸同用。蘇葉又用於妊娠嘔吐,胸腹滿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蘇葉用於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薑,白芷煎服。
別名:赤蘇、紅蘇、紅紫蘇、皺紫蘇
蘇葉的功效與作用
處方用名:紫蘇、紫蘇葉。
性味:辛,溫。
歸經:入肺經、脾經。
功能:散寒解表,理氣寬中。
主治:用於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
蘇葉也叫紫蘇葉,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能,主治風寒感冒、咳嗽、胸腹脹滿,惡心嘔吐等症。種子也稱蘇子,有鎮咳平喘、社痰的功能。蘇葉全草可蒸餾紫蘇油,種子出的油也稱蘇子油,長期食用蘇子油對治療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顯療效。
昕哥說:此方具有散寒解表,理氣寬中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咽喉腫痛,喉痹不通,二便不通,諸藥不效,腹部積水,皮膚發黑,乳癰初起清熱解毒。治癰疽疔腫,淋巴結結核實火熱毒上攻,目赤咽腫,口舌生瘡祛風解痙,化痰散結。治中風失音,驚癇,頭風,喉風散結,消腫。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鬁,小便淋閉減肥功能。
為什麼呢?其實就是通二便,清腸刮宿便,健胃消食,化節去火功能。怎麼用呢?除蘇葉外,煮一大鍋水,開了就關火,然後加入蘇葉,泡十分鍾以上。熱天當茶喝,喝完再加水再煮,最多連喝二天。你就知道什麼效果了。
配合扶陽帶,罐從外麵升陽通經,一周喝一到兩次,從裏麵配合排去就可以了。千萬別天天喝,感覺上火,要感冒就快喝上二天,就停一周。
喝了會有些什麼反應呢?拉肚子,大小便增加,胃口增加等等,你還有其它反應可以在後麵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