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情感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雙贏”作用(1 / 2)

淺談情感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雙贏”作用

探索與爭鳴

作者:徐惠飛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09-000-01

摘要情感教育符合當今教學改革的需要,它與素質教育的內涵相吻合,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麵,也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闡述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教師的情感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通過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以情育情所營造的良好情感環境,從而促使學生樂學、願學、愛學,達到了課堂中教師願教與學生樂學的雙贏效果,使情感在體育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情感體育教學作用

新課標要求我們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思想,並提出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課程理念,這就要求我們體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快樂、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使學生情緒高漲、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而其中最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學生的情感。而教師的情感教育恰好可以優先發展學生的情感,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情感交流溝通,共同探索,實現教學最優化的愉悅活動過程,使教學實踐過程是師生共同的相互的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過程。

一、學生的情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心裏感受、情感體驗和興趣愛好,因為學生的情感不但能夠激發他們強烈的學習愛好,還能夠提高他們認知加工的水平和效率,對認知活動的發揮起著積極促進作用。

《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因此,情感是態度這一整體中的一部分,它與態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調一致性。例如,在新授課中,學生學會了一個新動作,教師也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那麼師生都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反之,就會有一種失落的情緒。這種符合人的需要所產生的態度即為情感,情感具有為兩極性、情境性、感染性三大特征。

(一)情感的兩極性

人們在一定的情境中常常出現兩種相對立的情感,也就是說人的任何一種情感都可以找到另外一種和它在性質上恰好相反的情感,這就是情感的兩極性。例如喜歡與討厭,歡樂和悲傷、熱愛與憎恨等。在體育活動中,學生的情緒也存在這兩極性,例如,在看了體育老師漂亮瀟灑的示範動作之後,給學生以美得享受,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積極的表現欲望,而當自己親自去練習而不能完成時,則表現的很沮喪,接著就不想再去練習了。因此,學生的情感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活動能力,即使難的動作也顯得容易,而消極的情緒則反之。

(二)情感的情境性

人的感情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而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對感情的產生與表現,往往具有綜合的作用。例如,在有著快樂氣氛的情境中,一個人就會產生快樂感;反之,在有著悲哀氣氛的情境中,一個人就會產生悲哀感。可見創設具有愉快活潑、樂觀向上氣氛的教學情境,對於學生的感情的培養與發展是很有必要的。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濃烈的運動氛圍,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學生在具有快樂的運動氣氛情境中觸“境”生情,引發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因此,一個快樂的體育學習環境會使學生心情愉快,情緒穩定的投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