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環境教育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滲透探討(2 / 2)

2.在“追拍”遊戲中滲透環境教育。追趕者跑直線減少路程,逃跑者利用障礙物進行躲避,培養學生適應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保護大自然,讓學生觀察身邊的環境,那些是需要保護的,那些是需要治理的,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行為。

二、滲透環保教育要有針對性、靈活性

(一)滲透環保教育要有針對性,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對象滲透環保教育

1.春天踏青,讓學生感受到春回大地,萬物複蘇,和諧環境令人心醉。夏天遠足海濱,讓學生觀察海水汙染情況,撿拾海灘垃圾,親曆環保活動,接觸大自然,認識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秋天讓學生對校外河流的水質進行勘探,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熱情。

2.不同年級的環境教育內容不同。如對高一年級學生進行校園環境文化教育,教育學生要愛護校園環境,愛自然、愛環境,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對高二年級學生的環保教育是讓學生成為環境保護的宣傳衛士。對高三年級學生進行環境保護行為教育,讓環保活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帶到大學、帶到社會,用行動感染身邊的人,讓環境保護行動成為人們自覺自願的行為。

(二)滲透環境教育要有一定的靈活性

1.我們選擇不同場所進行環保教育,如在越野跑教學中,通過對沿途環境的觀察,讓學生觀察途中道路兩旁的環境衛生狀況,感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

2.在借還器材、整理場地時,通過讓學生撿拾垃圾、收集廢棄飲料瓶,使同學們進一步感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通過倡導學生愛護校園綠化,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保護校園開始,讓學生養成隨時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三)抓住適宜的時機滲透環境教育

1.學生亂丟廢棄物時滲透環保教育。如在一次籃球賽教學中,圍觀的學生把零食包裝紙等垃圾扔了一地,我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同學們不僅把籃球場上的垃圾清理了,連運動場其他地方的垃圾也清理幹淨,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都體會到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環境保護從自身做起的重要意義。

2.學在生提出問題時滲透環境教育。如在蛙跳練習時,學生會問怎樣才能跳的遠,教師要通過蛙跳動作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教育學生保護青蛙,保護自然環境不被汙染而滲透環保教育。

3.在小結時滲透環境教育。小結是教學反思,從教學場地的要求、教學內容的安排、以及教學互動形式都能滲透環保教育。通過分析發現,體育教學離不開環境,良好的環境能促進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我們要適應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在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積極滲透環保教育。

實踐證明,在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十分有效,既能增長學生的環保知識,又能開闊學生的環保視野,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環境保護。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將堅持不懈,麵向學生、麵向家庭、麵向社會進行環境教育,為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尹仕京.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J].科學之友:下.2010(5):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