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靈山(2 / 2)

孕育峰是大自然賜給靈山寺的又一絕妙之作,相連的兩個山頭,酷似一個睡美人,秀發飄飄,神態安恬,隆起的腹部孕育著古城朝歌古往今來的文明,有詩讚曰:“從未見過孕育姿,獨有靈山占風流。枕山臥霧語是花,麵風對雨情為柳。靜中懷抱日月星,夢裏總思人間秋,誰言萬代孕無果?分娩紅日照九州。”在靈山山腰處有一個天然石窟,高8米,深30米,洞內鍾乳石形成數尊栩栩如生的佛像貼於崖壁,非常神秘,別有洞天,故名古佛洞。相傳,此洞是靈山寺大佛修煉成真處。入洞口的山壁上有一高約2米的大型天然佛像,麵目慈祥,兩耳垂肩,體態豐滿,形象逼真。由於洞口狹窄,入洞時必須貼佛心而過,故曰:“佛心有我,我心有佛,佛心人心,心心相印。”因此人稱此佛為相心佛。古佛洞口鐫一則回文聯,耐人尋味:“靈山寺山靈,古佛洞佛古”。此洞窄長,曲徑奧妙,靈氣幽幽,宛如迷宮,令人神往。貼壁擠身進洞,洞內涼氣襲人,清爽異常,奧妙無窮。仰臥下滑而出,頓覺身心爽快。民諺曰:“每逢到靈山,必鑽古佛洞,若問因何故?健身又去病。”“鑽鑽佛爺洞,一輩子不生病。”所以遊客無不進洞領略其妙。據明代《淇縣誌》載,淇縣有八大景:“淇園竹翠、勝水流清、鹿台朝雲、钜橋夜月,紂窩灘聲,朝歌野色,青岩仙境,靈山龍泉。”其中靈山獨占兩景即“勝水流清”、“靈山龍泉”。靈山山奇水秀,山壑石隙中,淙淙叮叮,泉湧不息,古人謂之勝水流清。靈山龍泉說的是靈山黑龍潭,位於寺院的西北側500米處。這裏奇峰幽穀,山勢挺拔,泉湧澗飛,碧波蕩漾,景色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