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爾等,不配(1 / 2)

“駕~駕~”

盧安一事盡畢,又接丞相姚文進密奏,從京中而來所剩六十人悉數快馬加鞭延原途趕回洛安。

……

而京都洛安,從北齊遠道而來的曹森、王啟二人被安置客館、久見楚皇不得,越發急躁不安,更認為楚皇這是因心虛避而不見他二人,因而三番幾次前往姚文進府邸,又是威逼又是軟語,像隻開屏孔雀,態度高傲、盛氣淩人,最後,總迫得姚文進答應他二人——五日後朝會,召見。

今日,便是第五日,即朝會——答應召見之期。

離上次朝會已久,又兼外臣在邦,百官遂早早穿戴起朝服,上乾極大殿。但見他們分外注意姿態儀表,緊臨自己席位站著,頭抬起、眼平視,不多話、不結群,靜默等候皇帝駕臨。

隻是良久皇帝還未來,楚廷官員仍挺直腰身相候,兩個齊國官員卻是不滿、牢騷漸多,最終當眾爆發出來,尤其是較高、較魁之人——曹森,脾氣也更為火爆,故而他直接走進文官之首——姚文進,開口便是質問於他:

“姚丞相,敢問楚皇陛下為何還不來!我二人自齊國千裏迢迢奔赴楚國,恭迎我大齊國師尹玥返齊,”他說到這,手上抱拳一拱、相對遙遙、以示敬意,口中則繼續“劈裏啪啦”一通不斷,

“然相隔已多日,楚皇總不接見,置齊國何地,置我齊君陛下何地,又置兩國秦晉之好何地!”

“你一齊臣,焉敢在我楚廷大放厥詞!”

曹森一番話說得吹胡子瞪眼,姚文進尚未還擊,旁有一文臣脾氣也大,火氣一上來,指著他鼻子嚴斥。

“我在與爾等楚國丞相說話,爾是何人?不夠資格與我搭話!”

曹森被那人一斥,表現極為不悅,他斜眼瞟去,不屑諷道。

他二人自恃是齊國使臣,出使代表齊君,又因齊楚二國關係糾結非同一般,因而其實他兩人打心底看不起楚國,這些時日在楚國所見所聞,更是讓他們下意識覺得楚國遠不如齊,所以到哪都品頭論足、極盡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唯一不同不過是他個性爆點,王啟個性柔點罷了。然鄙夷之心,如出一轍。

“吾乃吏部尚書張啟!在我楚廷,爾休得猖狂!況以爾之德行、素養,實難為一國使臣耳!”

張啟見曹森極盡囂張跋扈,更為怒火中燒,便見他毫不怯弱,立即回上,與他爭鋒相對,氣勢亦足,誓要壓他在下。

“嗬,你~”

一場爭執就要開始,卻忽“皇上駕到~”,久違之聲從殿裏側而來,大楚群臣遂歸位跪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玄黑龍袍,十二串玉珠平天冠,大楚第四任君主終珊珊來遲。踏過三階玉階,鍾麟端坐在早已命人打好的金玉龍椅,雙腿自然叉開,兩手搭於椅兩邊扶手,掃過座下群臣,不怒自威。

“謝皇上。”眾臣聽得“平身”後起身,跪坐墊上。整個過程,似乎南楚朝堂,自北齊遠道而來的使臣並不存在。

“齊國使臣王啟(曹森)拜見楚君。”

正主終來,王曹遂按四國通行出使禮儀重重彎腰一揖參拜,隱去適才倨傲之色,顯得恭敬。

可這並不能免去鍾麟計較他們之前言行之過,嗬,說到底,自己家中豈容外人放肆?

於是他遂輕笑、冷哼一聲:“二位齊國使臣可是好大的脾氣、排場呐~。朕尚在裏殿便聽到二位質詢朕親封的丞相、質詢朕。”

“回楚皇陛下,”王啟聽著,察覺鍾麟話中意思不對,忙接答上,“曹森隻是急於迎回國師,言語間表達不當,還請楚皇陛下念在我齊楚兩國之好,寬容、諒他之過。”雖表達歉意,卻並不真誠;或者與其說是歉意,更不如說是變相要挾。

“哦~?嗬。”

鍾麟聽那人話後,更為惱怒,越聽越不是滋味,恨不能大發雷霆,可若當眾發怒似會顯得他太沒素養、沒為君禮儀,他便更笑——不怒反笑,挑眉,指向說話那人旁側一人,

“他叫曹森,你就是王啟咯?”他指頭又移動指向說話那人,言語間更是冷淒森寒,“你二人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唱得可真好。然當這楚廷,你二人實在太過放肆!朕若不治治你們,朕就愧為楚皇,愧做大楚列民之表率!

來人,給朕將這曹森拖下去,先打他十五大板!”他又換指為掌,掌一揮,立即就有甲兵上前要拖曹森出殿打板。

“楚皇陛下!”王啟大呼,同時雙膝跪地,上身挺直,兩手長揖,“齊臣王啟向楚君賠罪,懇請楚君念在曹森初至大楚、失了禮數,也念在齊楚二國秦晉之好饒了他!”他怎麼說也不能讓同僚在異國被打,傳出去世人隻會笑話他齊人無禮、挨打不冤——這個臉可丟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