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長三角區域物流經濟發展現狀分析(1 / 2)

長三角區域物流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商界論壇

作者:劉姍姍

摘 要:隨著中國物流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在傳統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物流業務。物流信息係統在物流業中屬於物流增值業務,這說明,物流企業已開始顯現出提供高附加值的趨勢。值得關注的是,2005年一些物流企業正在積極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合作,推動物流金融服務業務的開展。但是,由於種種條件的限製,目前隻有規模大、信譽好的物流企業才有條件開展這類業務,雖然開展金融服務業務的趨勢已經呈現,但比例很小。

關鍵詞:區域經濟;經濟圈;一體化;物流經濟圈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全球範圍內各個國家各個區域為了能夠使自身發展素質國際化都在不同程度的進行經濟結構的革新。企業間全球範圍的重新組合,使各行各業之間的聯係與合作日趨頻繁,產生許多新的管理製度的創新。同時,各種資源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重新組合與配置,使得現代物流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工業化進程中最為經濟合理的綜合服務模式,正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目前,我國沿海一些城市開始建立物流中心,在發展中向規模化、社會化過渡,這些實踐行為都是基於一個共同的認識,即物流對促進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現代物流的發展。

區域物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而發展的,在區域物流發展中呈現了如下特點:

物流發展程度的差異性。在不同區域裏都有著各自獨有的地理資源、空間資源、自然資源以及社會資源,也正是這些資源的異同逐漸的劃分出物流業的發展區域。

物流係統的完整性。現在處於一個信息飛速運轉的時代,各區域間都根據自身的特點形成曆史和自身的物流係統。每一區域內的物流係統都會將各自的物流活動結構相匹配上與之相適應的輔助功能,從而形成具有自身結構和功能特色的物流係統。

在眾多的自然優勢之中,對於長三角區域物流發展來說,沿海城市的港口是其物流的最大優勢,無論是區域內的物流往來還是該區域與其他區域間的往來,甚至是國際上的海上物流業務。長三角沿海城市的港口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重要的貢獻。

在區域內部,為了加強各城市之間的聯係,公路運輸的建設也尤為重要,可以說公路建設是整個區域物流發展中的基礎。無論是多式聯運還是短距離的配送貨物,公路的作用都是功不可沒的,尤其是杭州灣大橋的發展和蘇通大橋的相繼通車,都為長三角物流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這些都將長三角區域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更好的融通在一起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平台。

隨著中國物流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在傳統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物流業務。物流信息係統在物流業中屬於物流增值業務,這說明,物流企業已開始顯現出提供高附加值的趨勢。值得關注的是,2005年一些物流企業正在積極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合作,推動物流金融服務業務的開展。但是,由於種種條件的限製,目前隻有規模大、信譽好的物流企業才有條件開展這類業務,雖然開展金融服務業務的趨勢已經呈現,但比例很小。此外,還有一些物流企業的新增項目中涉及了與物流園區建設相關的房地產開發業務。

長三角的自然地理優勢、國際化的商業環境,讓長三角的物流業越來越有生機,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在短短的幾年時間之內,長三角地區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有些是曾經的長、短途貨運卡車運輸改造而來,有些是第三方貨代公司,也有快遞公司,各種形式的物流公司都參與到這片肥沃的土地上來力爭分攤這塊蛋糕,由於物流業較大的利潤空間使得現有的這些物流公司顯得有些急功近利,在一個還是剛剛起步的物流市場中,開始了快速前進的大步伐,在貌似繁榮的表麵之下,其實還是隱藏了很多先天不足的缺陷:轉型不徹底;信息共享不完善、合作意識不強;專業人才大量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