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結論
物流成本是物流的核心概念之一。按照上述物流成本的概念、範圍,以及分析出的我國現存的企業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我國企業要想在物流管理上得到很大的提高,還是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從企業角度出發,企業應該積極的發現企業物流係統存在的問題,向先進的物流管理經驗學習,及時改正。在有些時候甚至不要擔心大刀闊斧的改革,要有整體和長遠的見識。在對待企業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問題上,總體而言要從兩個方麵看待問題。一是細節,所有的問題最突出最直觀的表現都是發生在物流的要素上,企業最先要做好物流成本的核算與監督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再就是要運用整體的觀念看待發生的物流成本問題,一定要注重企業的信息係統建設,這樣在發生物流成本管理上的問題後,無論從問題的上遊還是下遊,都有可能找到及時有效的完善措施。這裏值得注意的便是企業管理者的觀念問題了,因為企業所有的問題的出現歸根結底都是管理上的製度上的問題,在企業管理者沒有製定出完善的企業製度前,企業的問題是會很容易頻繁出現的,而這些問題也就是企業管理者的觀念存在偏差,具體到物流成本管理問題上,企業管理者的重視程度,學習能力,創新意識等便都是舉足輕重的了。
從企業外部來講,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影響因素也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第三方物流和國家相關政策了。我的物流模式可以分為企業自營物流、業務外包、協作物流三種,針對於第三方物流的便主要是業務外包和協作物流了,有些學者甚至提出了基於第三方物流的第四方物流產業。因此,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對於我國企業的發展也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例如我國物流企業數據顯示采用GPS、EDI和條形碼技術所占的比例正逐年增大,雖然在一些自動分揀係統等高技術領域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劣勢,但是我們應該相信在采取進行高效整合、改善運輸方式等措施後,物流產業將會達到一個高效的服務水平。在國家層麵,我國應該繼續加強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在交通設施的管理上問題仍然存在,比如不同部門分割交通運輸資源、多頭管理,難以協調。因此,我國應該統籌運輸資源,削化國家對微觀經濟的控製,這樣更有利於社會的分工,更有利於專業化的深入。(作者單位:天津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