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防治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議
南京市棲霞區屬城郊接合部,外來務工人員較多,人口流動大,人口成分多且雜,轄區學校眾多,筆者從學校、家庭、社會及國家司法機關四個方麵提供建議,以期對減少未成年人犯罪有所裨益。
(一)延伸學校教育功能,推動普法力度下沉。首先,學校要改變那種隻重視分數,以分看人的做法,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南京市燕子磯中學於2008年推行“生命教育”,該教育模式以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為核心,以全麵教育為理念,聯合多個部門機關,實現學生、家長、學校的良性互動,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其次,杜絕高校違規開除涉案學生。一是設定立法限製。《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54條隻賦予高校開除權而未對該權力加以限製是許多高校違規開除涉案學生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在該規定中對開除權加以限製,強調高校對開除權的審慎行使及對涉案學生的特殊保護責任和教育挽救義務。二是教育部門加強引導。教育部門應引導高校轉變對涉案學生的處理觀念,正確理解開除權的適用條件,杜絕權力濫用,平衡校園秩序維護和涉案學生特殊保護二者之間的聯係。
最後,配合司法機關,著力落實普法宣傳工作。學校是普法的重要基地,法律知識也是未成年學生及其家長的必修課程。過去的法律宣傳主要以視頻、法律宣傳手冊為主,取得的效果並不理想,應抓住未成年人的興趣愛好,創新法律宣傳方式,推動普法力度下沉。比如,在司法機關的指導下,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舉辦趣味普法知識競賽等等。
(二)構建社會管理互聯網,打造全方位安全屏障。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社會各方麵應齊抓共管,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首先,對具有前科劣跡的人員實行定期監視管理。棲霞區涉案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未成年人“遇人不淑”,他們的“帶頭大哥”往往劣跡斑斑,他們不僅作案手段熟練,而且具備一定的反偵查能力,認罪悔罪態度比較模糊,具有很大的重新犯罪可能性。
其次,要淨化大文化市場。相關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重點整治影視報刊文化市場,特別是淨化網絡環境,大力打擊宣傳色情、暴力的書刊,杜絕黃、賭、毒。棲霞區中小學附近網吧數量多,管理存在漏洞,這在很大程度上放縱未成年人的自我成長,同時,網吧、KTV等地本身也是犯罪的高發地點。
(三)樹立正確家庭觀念。首先,要尊重婚姻,不隨意離婚。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生長在父母不健全、不健康、不幸福的婚姻家庭中的孩子,更易發生犯罪和焦慮、抑鬱、敵對、報複等心理障礙問題。一定程度上講,在同樣的媒體影響、社會環境、學業壓力下,哪些孩子更易患心理疾病,更容易犯罪,就看他來自什麼家庭。
其次,筆者認為,發展經濟有助於家庭的穩定,棲霞區正值城建高峰期,應當積極引導勞動力進行區域性就業,著力減少因父母外出務工而出現的“空巢”現象,保證父母與未成年子女隨時進行溝通交流,有助於減少因聯係較少而誘發的未成年人犯罪。
(四)落實刑事政策,實施司法預防。司法機關要認真貫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懲教結合,使其認罪悔罪,重新做人。一是要繼續探索案件辦理機製,不斷豐富辦案形式,強化應對各種特殊案件的能力。2013年12月5日,棲霞區人民檢察院牽頭設立中國首家“青少年刑事案件和解中心”,中心成立至今,已為許多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協議,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二是要轉變工作理念,建立“一條龍”服務機製。要轉變過去隻辦案,不實地走訪的工作理念。涉案未成年人有相當一部分家庭是很困難的,僅僅落實刑事政策難以充分保障未成年人不再犯罪。(作者單位:1.南京財經大學;2.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