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北省碳排放問題及分析
(一)碳排放總量分析。由上述計算結果可知,河北省碳排放總量呈不斷增長的趨勢,這是由於隨著經濟的增長能源消費總量也不斷地增加。而且,利用相同的方法,可以計算出來由於煤炭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其與碳排放總量進行對比可以發現,碳排放總量與煤炭碳排放量的變動趨勢高度吻合,這一方麵是由於煤炭的碳排放係數高於石油、天然氣的碳排放係數;另一方麵是由於河北省的能源消費90%都是煤炭,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所以,河北省必須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二)碳排放總量、GDP和碳排放強度分析。碳排放強度是指單位產值的碳排放量,由碳排放總量除以GDP即可得出。經計算可知,河北省的碳排放強度是逐年下降的,由2001年的2.73噸/萬元下降為2.01噸/萬元,但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碳排放強度的下降說明生產技術的進步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但是由於GDP的增速高於碳排放強度的降低速度,所以碳排放總量仍然是增長的。所以,要想使碳排放總量降低,就必須加快技術創新,提高生產效率。
(三)人均碳排放分析。用河北省碳排放總量除以河北省總人口即可得到人均碳排放量。經計算可知,河北省的人均碳排放量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1.33噸/人增長到了2.98噸/人。這是因為河北省仍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地區生產總值仍以第二產業為主導,且第二產業中又多為重化工業,第三產業發展不足,導致人均碳排放不斷增加。所以,要想降低人均碳排放量,就必須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三、政策建議
(一)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低碳化。從世界各國發展經驗來看,資源越豐富的國家,反而越不利於其自身的發展,因為其經濟發展往往會過於依賴資源的消耗,形成“路徑依賴”。河北省就存在這樣的問題,河北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導致了主導產業均嚴重依賴能源消耗,並且形成了很大的發展“慣性”。河北省應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金融、旅遊、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將其放到重要的戰略位置,從硬環境和軟環境全方位地支持其發展,最終實現產業結構的由重轉輕。
(二)構建和完善支持低碳發展的政策機製。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經驗,碳稅是實現低碳化的有效政策工具。征收碳稅是大勢所趨,所以,河北省應選擇適當的時機開征碳稅。河北省無論是產業發展水平還是政策機製,和東部發達省份相比都較為落後,如果河北省能夠先行試點征收碳稅,積累相關經驗,那麼就可以走在全國前列。另外,河北省還可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利用市場競爭機製促進碳減排。
(三)發展低碳技術。河北省應加大對節能降耗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技術、新能源技術的資金投入,鼓勵低碳技術創新,充分利用省內高校科研資源,加強與北京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技術合作,引進優秀技術人才,促進低碳技術的發展。
(四)調整能源結構。由於張家口、承德北鄰北京,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故傳統產業的發展受到了限製。張承地區的風能和地熱能非常豐富,所以兩地可以另辟蹊徑,大力發展風能和地熱能等新能源產業。另外,保定的光伏產業在全國範圍也具有一定的優勢,應繼續推進太陽能光伏並網發電,穩步發展太陽能產業。此外,還可通過集中供熱、發展公共交通、打造綠色節能建築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組.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R].科學出版社,2009.
[2] 李奇.湖南低碳經濟發展路徑與對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2.
[3] 萸棟.論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途徑與潛力分析[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9,5:22-25.
[4] 王衛彬.以低碳技術為支撐發展低碳經濟[J].中國礦業,2011(5):23-26
[5] 趙誌林,劉耀輝.保定市、邢台市建設太陽能城的成功實踐[J].住宅產業,2009,7: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