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以上分析,對於事企不分、體製機製不靈活的中建公司,在進行戰略定位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公司必須要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
(1)實行事企剝離。一方麵,探礦技術研究承擔原有的事業職能,仍按事業體製進行管理;另一方麵,中建公司要將公司主業工程產業那一部分從事業體製中完全剝離出來,實行徹底的企業化經營。隻有把公司體製理順,並建立靈活的經營機製,才能把中建公司真正做實做強。
(2)分類妥善完成人員身份置換。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總體原則,分類妥善完成事業身份人員的置換工作,原有非事業身份人員自動跟著公司走,在改革完成之後,公司所有人員均按企業身份進行管理。
對原有事業身份人員,按照自願原則進行分流安置。願意放棄事業身份隨同公司一同走向市場的,公司給予適當的股權補貼,今後按績效考核和崗位責任記取薪酬和福利。不願放棄事業身份且希望繼續留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其編製與崗位轉至探礦技術研究所。不願意放棄事業身份但希望繼續留在中建公司工作的,其檔案與身份可以繼續保留在探礦技術研究所名下,但不享有股權補貼,其薪酬、福利等與探礦技術研究所不再有任何關聯,完全按企業管理模式在中建公司記取。中建公司新招聘員工全部與公司簽訂合同,不再給予其事業編製。
2.實行股份製改造,大力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
推進、深化產權製度改革,采用參股、控股等方式,在發揮國有資本影響力、帶動力和控製力的基礎上,廣泛吸收民營資本或其它社會資本。按照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製資本交叉持股的形式,進行混合所有製改造。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作為國有資本處於絕對控股地位,鼓勵公司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對公司高管層實行股權激勵,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
3.建立現代企業製度下的組織管理模式。
為適應經濟發展形勢,中建公司要建立健全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構成的相互依賴又相互製衡的治理結構,從而改變以往企業領導體製上權利不明、責任不清、缺少監督製約的狀況。完全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中建公司,不再接受局領導的行政命令。
4.拓寬人才引進渠道,為公司發展儲備人力資源。
首先,要加大社會招聘力度,基於“德才兼備”的選人原則,引進具有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的優質畢業生;其次,結合中建公司自身發展的需要,引進成熟型技術管理人才;最後,對於具有高技術稀缺型人才,公司可以采取與大企業共享人才模式。(作者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 葉升.思維決定一切:企業戰略、文化與人力資源[M].沈陽:遼寧畫報出版社,2004,3.
[2] 張竣琿.企業發展,戰略製勝——海爾發展戰略模式的啟示[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S1),37.
[3] 韋麗萍.利用SWOT分析判斷企業未來的戰略地位[J].鐵道工程學報,2007(07),102-103.
[4] 梁振西.湖南路橋建設集團公司戰略研究[D].[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湖南:湖南大學,2007,119-140.
[5] 徐傳諶,孔德海.中央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戰略定位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