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無錫,無錫(2 / 2)

衣衫盡濕了,心境倒淡定了,步履也就可以從容地姍姍了,忽而想起了那個“格物窮理”的王明陽,先生格竹,我倒不妨格雨,當沒完沒了又無遮無攔的映山湖終於走到盡頭時,道理嗎?卻也真格出了那麼一條來,而且越發地覺得它精妙且深刻。

出來混,早晚得還。

三、

過了映山湖,在快到秀嶂門的地方才找到幾處能稍事避雨的屋簷,盡管每一處都人滿為患了,大家也還是舍得付出一些同情心來,為我們再好心地騰出些地方來,畢竟同在一個屋簷下,也是需要在前世花些時間修緣分的。見雨小了些,波說,“與其在這裏擠著耽誤時間,不如索性接著找你的寄暢園吧,反正身上也濕透了”。

其實我也正是這麼尋思的,但這場雨終是因我的執著而讓那娘倆受的罪,因而說不出口,還好波很開明,被媽媽緊緊扯住的同同也象躍躍欲試的小獸,熱切期盼著能從路上那一灘灘的積水中跑過。於是向修來福緣的同簷人們打聽寄暢園和二泉的方向,走過的人們殷勤笑答,而後大家揮著濕漉漉的手作別。我們冒著漸小的雨,趟著路麵上小河一般的積水,繼續上路。

路,卻也真的不遠,過了太穀祠,愚人穀,繞過萬卷樓,天下第二泉的石碑,便忽現眼前了。

二泉之名,得於茶聖陸羽,先生走遍天下,品盡名泉,而後搞了個top ten的排行榜,說第一當為廬山康王洞的簾水,第二便是無錫惠山的新泉。有超級專家專業認證,“天下第二泉”的美譽自然不脛而走,據說在唐代,宰相李德裕曾命驛站將二泉之水傳送到長安,那盛況不次於“一騎紅塵妃子笑”。相比倒是宋時做地方官的蘇東坡先生更厚道些,人家更懂得感同身受,因而能寫得出“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的詞句,說得多好,隻可惜我們看不到這樣的月亮,也沒有時間去品這樣的泉了。

而我坐在碑亭下倒覺得,能聽得到阿炳先生的《二泉映月》當是最好,因它能和得上這一時間裏濕漉漉又冷颼颼的心境。這時間裏雨間歇了,隻簷下還垂著連成線的雨絲,碑亭後,幾位老先生在爭著一盤棋,棋攤在廊座上,幾位老人都站著觀瞧,似也分不出陣營來,為一個小卒子過不過河,爭個麵紅耳赤的,而且每人都能說出五六步的道理。

同同未經世事,非願意湊到熱鬧裏,跳著腳地嚷嚷著打炮,吵得不可開交的老人們倒也真的不爭了,說聽小先生的,於是真就不爭了,走到第二步時還問小先生,同同的身子扭捏成了麻花,手撓著屁股說,不會了,於是廊下濺起了一片笑聲。

好了,二泉也找到了,雨也停了,我們也歇了,隻差最後一個目標了。我向老人們打聽寄暢園,老人七嘴八舌地給我指點,依舊為個最佳路線爭個不停,搞得我最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走,隻想著趕緊離開這裏的熱鬧。

他們玩笑著挽留六歲的小同同在這裏搏殺。同同抓著我的胳膊就象抓著救命的稻草,一個勁地說,不了,不了,我要去看寄暢園了......嗬嗬,自作聰明的小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