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公話落,見有二女身著淡綠衣裙,梳著一般無二的發式,從內室中款款而來。二女來到中堂,喬公先對二女道“此乃劉皇叔麾下,德然將軍!”又手指左邊一女道“這是老夫的大女兒,名喚大喬!”德然視之,隻見此女柳眉星目,口若含朱,纖腰素手。真真是有傾國傾城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隻教德然驚為天人,目不轉睛的看,看的大喬滿麵羞紅,欠身拜道“見過將軍!”德然急忙點頭回禮。喬公又指另一女道“這是老夫的二女兒,名喚小喬!”隻見小喬生得容貌秀麗不輸大喬,隻是眉宇間更有一分英氣。小喬欠身答禮,德然點頭還禮。不想小喬卻道“將軍才華淵博,過耳不忘,即能辨出兩曲間不同,那可能知道此曲為誰所奏?”德然尚未答話,大喬卻道“將軍又不識得我等,妹妹何必刁難人家!”德然卻道“不妨事,在下雖然才疏學淺,卻也略通相麵之術,正好試上一試,看看靈與不靈!”喬公笑道“將軍,博學眾長,請言之!”
德然道“小喬姑娘,劍眉星目,靈秀活潑,有巾幗英雄的模樣,那林中彈琴的人必定是大喬姑娘了!”
小喬道“算你猜對了!”
“還不退了下去!”喬公斥道,二女做個萬福,便告退進了內室。德然向喬公賀“老大人真有福氣!”喬公卻道“卻逢亂世,不知是福是禍!當年老夫就是因為先帝不辨忠奸,才棄官歸隱,如今的世道比當年更亂了!難道真是天要亡我大漢!”
“非也!孟子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知能左右天下歸屬的唯有民心而已!我大漢自高祖斬白蛇起義,救黎民於暴秦,又經光武中興,享天下已近四百年,正統之名牢固。雖恒靈二帝昏庸,但當今仁慈隻是被奸臣所控,故而我等披肝瀝膽輔佐兄長鏟除奸佞,一旦陛下親政定能收複人心,重整朝綱,再興漢室!”
喬公見其說的激動,也是深信不疑,二人聊的入迷,不想天色已晚。德然本欲告辭,不想喬公攔道“今日天色已晚,此地離城尚遠,將軍何不在此將歇一晚?”
“恐老大人有所不便!”德然應道,“那有什麼,老夫常年居於江湖正愁無人說話,將軍來的正是時候!”“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說著下人已將酒席布下。
邊吃邊聊,晚飯用完,早已月上三竿,喬公年老早早回去休息了。德然卻與客房之中輾轉反側不能成寐。
遂穿而出,喬公這庭院不算大,三折兩拐之間便到了中庭之中,月色朦朧之際忽見的牆邊好似有一人形白影,旁邊還有一團火光忽明忽暗像極了穿說中的鬼火。德然縱是從後世而來不信鬼神之說但這三更半夜獨自一人碰上如此之景也不免心中害怕,卻又迫使自己走近一探究竟。
德然慢慢近了,方才發覺那團忽明忽暗的火團乃是一根蠟燭。德然見此心中懸石方才落下。自我寬解道“別怕,別怕,是根蠟燭不是鬼火!點蠟燭那就是人了!”遂又壯下膽子,輕聲慢步朝那白色人影走去,及至近前,輕拍其肩道“你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