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字顯思,袁紹的長子。辛評字仲治。二人領軍不過一夜之間就兵臨平原城下。平原是個郡,本沒有多少駐軍本想著會一鼓而下,卻沒想到用十萬大軍四麵圍住,鐵桶一般瘋了似的攻打從早到晚攻打數日雖然牆角上已四處崩壞,卻不見防守有何鬆動的地方。袁譚不禁暗暗驚奇!心道“不知何人防守此城?想不到劉備手下還有這等人才!若青州郡縣處處都是如此防守,我這十五萬大軍豈不是都要折在這裏!不行,這仗可不能這麼打!”乃與辛評商議撤於城下安營紮寨,暫緩攻城。又派細作往城中打探何人守城?有多少兵馬?
細作晚間報來“城中守將不過一個偏將,守軍也隻有數千人馬!”袁譚一聽大怒喝道“刀斧手何在?”便見從帳外進來兩個魁梧軍士大聲應道“在”!
“把這廝拉出去斬了!”
一聲令嚇的那細作匍匐在地,哭泣大喊道“將軍……將軍的沒錯啊!為何要殺的?”
袁譚怒道“你這廝還敢無錯,數千人馬守的城焉能抵擋的住我大軍數日的進攻?”
那細作急忙道“將軍有所不知,青州別駕孔融前日親自率軍撫民如今正在城中。所以城中軍士有萬餘人,平原百姓皆感激孔融治理有方,家家都出力守城,如此這平原城才能堅守。”
袁譚聽孔融在城中,緊張道“你可看清楚了,孔融確在城中?”
那將連忙點頭,斬釘截鐵得道“孔融賢明,遠播四海,的雖是一兵士,卻有認的孔融。萬不會認錯的!”
袁譚大喜道“那城中還有多少兵馬?你可知道?”
細作見袁譚麵有喜色知道自己死不了了,心中高興邀功似的道“的早打探清楚了,將軍連日攻城,城中守軍已死傷過半,如今不過三四千人!”袁譚喜極,拍桌而起,道“要送我一件大功!”乃升那細作為曲長另有許多金銀賞賜。
一下子從地域到堂,幸福來的太突然,喜的那兵如搗蒜般連連磕頭道“謝將軍、謝將軍”袁譚手一揮便讓那子下去領賞去了。
那兵走後,袁譚得意的對辛評道“不出一日平原可破,擒了孔融,青州傳檄可定矣!”
辛評也十分高興,對袁譚賀喜一番又道“吾與孔北海相識多年,知其甚深,其有一弱點,將軍對此行事,,不費一兵一卒,可讓孔融來降!”袁譚喜道“哦,是何弱點?”
辛評麵有陰詭之色,道“孔融乃孔子之玄孫,向來宣揚“仁者愛民”如今城破已成必然,少將軍隻許遣一能言善辯之人,隻須哄他道‘若其投降,則保全城無恙,否則城破之時必定屠城三日,以報今日之仇’!孔融一向愛民如子,為保百姓,其必定開城來投!”
袁譚喜道“善哉!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
辛評卻淡然道“自古人言無欲則剛。但人生在世,孰能無欲?俗者求財,有誌者求名留青史。即使僧道也求白日飛升!像莊子所的能‘逍遙遊’的人,是不存在這世上的啊!隻要有所求,那他所求的東西就是他的弱點。就算是‘愛民’這樣的優點也會轉變成致命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