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間已無蘇東坡(2 / 2)

“吾將問之”,不問倒好,一問,問出麻煩來了。原來這老婆婆有不孝子,吃喝嫖賭,單享逍遙,欠一屁股賭債,賭債難償,便將百年祖屋,折了低價,用粉筆灰刷廣告出售:“吾家有一居,相傳百年,保守不敢動,以至於我,而吾子不肖,遂舉以售人。”好房子賣了,隻能遷到郊區,“吾今日遷徙來此,百年舊居,一旦訣別,寧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老婆婆越哭越傷心,哭得東坡先生也是心惻惻,“坡亦為愴然”,忙問,那房子是什麼樣?在哪地方?誰給買去了?沒問幾句,就曉得這房子與東坡先生自己相關了,“問其故居所在,則坡以五百緍所得者也”。老婆婆所賣之屋,恰是東坡先生所買之房。

若是閣下,當何以處?善心多點的,亂相安慰幾句,悄悄走人;善心少點的,估計連安慰話都沒,揚長而去了。東坡值得後人敬重,源自是才既有才,善而更善。他陪老婆婆唏噓之後,當下許言:您放心吧,您的房子,您再去住吧,“嫗之舊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東坡先生當夜安慰,次日再拉邵哥來老婆婆家,一並帶來的,是那張房產證,“即命取屋券,對嫗焚之”,將房產過戶證明,一把火給燒了。那500緍呢?“呼其子,命翌日迎母還舊第”,好好地對這不孝子教育了一番,教他孝敬母親,教他紮勁,勤勞治產業,然後當著老婆婆、邵民瞻還有那慚愧得無地自容的不孝子之眾人麵,將房產證燒了。那500緍,也不要了,“竟不索其值”。

北宋厚待官人,文人武人當公務員,工資是相當高的。辛棄疾做官時間,或沒蘇東坡長,其稼軒居,裝飾豪華,麵積寬廣,見慣了世麵的朱熹見了,連聲咋舌。東坡先生呢,做官做了那麼久,連房子都沒弄一套,人謂其傻,傻處正是德高;其德高更高德的,是掏盡平生積蓄,購買二手房,聽到賣主哭聲,二話不說,不買了,退給原主。這高德,那些搶奪民產者,自然無法與東坡比高,而那些搞市場經濟的,也無法肩比東坡。搞市場經濟的,其價值觀你賣我買,越是價低越是要買,趁的就是價低,誰管是什麼情況低價賣的?東坡先生比高德之高德更高德的是,自己花錢買房,聽得房主哭聲,不但房不要了,連本金都不要了。咱們現在有誰能如東坡?房子事,多聞老婆婆哭聲,多的是被推土機鏟房事,罕能聽聞東坡先生還房好故事——何止是罕有?是絕無僅有。

東坡先生後來再也沒買房子了,“坡自是遂還毗陵,不複買宅”。東坡做官,賺的是幾個死工資,沒弄多少錢,他之積蓄,都投在陽羨了,他也買不起房了,“而借顧塘橋孫氏居,暫憩焉”。租房住了,也沒租多久,“是歲七月,坡竟歿於借居”。一代文豪,若時設諾貝爾文學獎而最有資格獲是獎的東坡先生,壽終不曾正寢,逝世於他人擁有產權的出租房裏。

東坡之前,似無東坡;東坡之後,更無東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