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暴風雨的洗禮,拉西奧塔又迎來明朗的一天,但海上的風力仍沒減弱,這愉快地成了我們又留下來的借口。
環顧左鄰右舍,都沒有要動身的跡象。
看來和我們一樣,這真是一個說留就留的假期。
況且今天是聖母升天節,港口有慶祝活動,又怎能錯過看新奇的機會呢?!
據說,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耶穌的母親聖母瑪麗亞去世時,身體和靈魂同時升天。為了紀念聖母的安眠與複活,就把這一天定為聖母升天節。
對現在的人們來說,紀念什麼其實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因紀念而享受不用上班的輕鬆日子,感受節日的歡樂。
想到法國人一向悠閑散漫,不會一大早就開展慶典活動,我們便用早晨一大把閑散時光,沿著濱海大道慢慢溜達。
可是,等我們晃悠著到達教堂時,發現許多身著傳統服飾的當地人已經等候在教堂門口,迎接著絡繹不絕前來誦經拜謁的人們了。看來,總愛遲到,總要慢半拍的法國人,也有例外的時候啊,連老謝都錯估了他的老鄉。
在港口,漁民用鮮花、樹葉以及飾品修飾著漁船,然後將裝扮一新的小船駛出港口,沿途收獲了不少觀眾的目光。
當教堂的鍾聲響起時,人們抬著聖母的雕像,簇擁著神父登上一艘海事救生船。然後,救生船緩緩駛入不遠處的海灣中心。這時,隻見那些經過裝點的漁船迅速圍繞著救生船一圈一圈地航行,輪流瞻仰聖母並接受神父的賜福。
人們通過這樣的儀式祭奠那些在海上遇難的親友們,也祈禱著神靈保佑未來的航海生活平安無事。
望著眼露虔誠的船員們,我突然覺得人們對神的拜祭不如說是對自己的期望,被圍在中心的救生船不正是提醒我們:身處危難,最有效最快捷的救助就是人類的自救和互助!
此時,音樂聲響起,穿著節日盛裝的人們載歌載舞,剩下的節目就是在娛樂中歡樂了。
在港口晃蕩一天,回到船上,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正準備躺下休息,就聽見了波蘭大媽瑞吉娜愉快的叫嚷聲:
“快呀,快去看煙火!”
呀,差點忘了,今晚還有海上煙火表演!
和老謝就近登上防護堤岸,選了一塊甲級座位的礁石坐下。
不一會兒,我們的前後左右,整個防護堤上都聚滿了觀眾。瑞吉娜坐在我旁邊,像個孩子般興奮,不停地和她老公說叨著什麼。
漸漸的,一望無際的海麵與天空融為一體,眼前的一切深邃黝黑,仿佛在天地的舞台上拉出一幅巨大的黑幕。
演出就要開始!
“砰!”夜空中升起一朵美麗的煙花。人群歡呼起來!
接著,色彩繽紛、各式各樣的煙花相繼綻放,迸射出璀璨奪目的光芒。
每當一個個搖曳升空的火球變幻成美妙絕倫的畫麵,人們就情不自禁地發出“哇!”的讚歎聲,自然,我身旁的瑞吉娜是其中最投入感慨聲最大的一位。
起初,我還淡定,想我來自泱泱大中國,比這更奇美的煙花自是見得多了,但在波蘭大媽不停的哇哇聲中,我也被這情緒感染,跟著哇哇起來。
漸漸地,驚歎聲減小,人們靜靜地注視著天空,欣賞著煙花一朵朵或一簇簇的盛開,然後花瓣如雨,淅淅瀝瀝,紛紛墜落,讓人有忍不住伸手相接的衝動。
隨著一連串的煙花迸射,整個夜空都被照亮,繁花似錦布滿蒼穹,這一定是最後的高潮了吧!人群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雖然不知道獻給誰,隻知道這是對美的由衷讚揚。
卻不想,過了幾秒中,又有煙花升起,人們又高興地歡呼起來,這場視覺盛宴還在繼續!
更多的煙花,像萬花筒似的變幻著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圖案,有時如流星、似璀鑽,在夜幕中閃耀著奪目的光芒,有時如火樹銀花的藤蔓,無比婀娜然後交織繚繞。我在想:這煙花,一定是來自遙遠的中國!
持續地綻放了一大波煙花之後,夜空中沉寂了一段時間。這下應該是結束了吧,得到滿足的觀眾又報以掌聲,但是,掌聲還沒結束,劈裏啪啦又有更多的煙花出現。就這樣,幾次三翻,如此反複,整個煙火表演持續了很長時間。大家坐在礁石上,忘記了屁股下石頭的堅硬與微涼,看天空五彩繽紛,看海麵波光粼粼。
這一夜,燃放的煙花照亮了遊子的心,溫暖著相互依偎的人們,每個人都覺得仿佛時間停止,每個人都在想,就讓這短暫的美再持久些吧,就讓這人生的際會再長久些吧,就讓我們在這徐徐的海風中,再緊緊相靠吧。
歡樂永不謝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