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背景下高校多校區財務管理係統應用研究
審計廣角
作者:周琳
【摘 要】 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使多校區辦學成為許多高校的運作模式,但多校區空間上的距離,使互聯網技術在多校區財務管理中有了逐漸深入的應用和實踐。文章通過對多校區財務管理係統應用的研究,分析了在互聯網背景下,多校區高校財務管理係統麵臨的風險及防範措施。
【關鍵詞】 多校區; 財務管理; 風險; 防範措施
中圖分類號:G475;F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2-0102-03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的辦學規模在不斷擴大,多校區辦學已成為許多高校的運作模式。多校區高校是指具有一個獨立法人資格,在同一大學名稱之下,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地理位置分散的校區所組成的大學。多校區的出現,拓展了高校教育發展的空間,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教育資源的不足,增強了高校的競爭優勢(林曉歡,2012)。同時,由於多校區空間上的距離,也使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有了新的轉變,單校區時代僅依靠局域網的財務管理係統已經不再適應多校區辦學模式的發展,校區間財務數據的統籌與同步要求,使互聯網技術在多校區財務管理中有了逐漸深入的應用和實踐。
為了縮小校區間的時間空間維度,加強校區間相互聯係與統籌管理,高校投入了大量資源建設與多校區財務管理係統相適應的網絡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校區間教學、科研、人事、財務數據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和應用(郜嶺,2005)。通過互聯網和財務管理軟件的收費係統、校園卡係統、電子支付係統和財務預算係統等功能模塊,實現了多校區財務管理“分區不分家”。以下把這種多校區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新形式稱為“高校網絡財務管理”。
一、高校網絡財務管理的定義與特征
(一)定義
高校網絡財務管理是基於互聯網技術,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實現各種遠程操作和事中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適時財務管理,將各校區會計核算係統、校園一卡通、學生收費、人員工資管理、公積金管理、個稅管理、網絡銀行、電子支付係統和各種遠程上報係統的數據進行整合統籌的綜合財務管理模式。
(二)特征
高校網絡財務管理帶有明顯的網絡時代特征,具體體現在:(1)改變了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與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相融合。(2)財務數據的輸入輸出、傳輸過程及支付方式均采用無紙化、網絡化方式。(3)高度實時動態管理,保證最底層數據向上直接彙總,提高工作效率。(4)以校園網為依托,財務管理為核心,實現遠程傳輸與操作,將多個校區的數據進行實時連接與收集(鄧冰,2010)。
通過互聯網實現財務管理數據交互是現今多校區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重大變革。但同時也看到,大量的財務信息暴露於開放互聯網中,為財務管理的信息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網絡財務管理係統的安全風險
由於網絡財務管理係統處在互聯網這一特殊環境條件下,因此除了麵臨一般信息係統的安全威脅外,由於其數據的敏感性,還要麵對更加嚴峻的安全考驗。
(一)網絡財務管理係統的風險定義
網絡財務係統的安全風險是指由於人為或非人為的因素,產生係統的信息失真、失竊,進而導致單位遭受損失,以及係統的硬件、軟件無法正常運行等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鄧冰,2010)。
(二)網絡財務管理係統麵臨的主要安全風險
1.係統數據信息方麵
開放性的網絡環境下,財務管理係統的數據信息麵臨的主要安全風險有以下幾個方麵:
(1)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不強。由於校區間信息的產生與傳遞依靠電子化和網絡化方式,傳統依靠簽章保證有效性和明確經濟責任的手段已不複存在,致使數據修改可以不留痕跡,信息互聯雙方無法識別對方身份,致使信息真實性、可靠性受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