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閩語歌詞(1 / 3)

其實,在所有華語唱片公司裏,康翰中這種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著。

江清川上世見識太多了,這就是所謂的“平衡之道”——公司的董事為了防止某個製作人一家獨大而產生威脅,總會不停扶植其他製作人,給他們輸送“彈藥”,讓幾個製作部互相競爭,互相削弱。

這樣的製作人一旦從神壇上跌下,就會喪失資源,從而產生離去或混吃等死的心態。

決心離去的這類人,會再次爭取資源,然後從頭再來,無論勝敗,至少還在努力,而混吃等死的人,便會沉醉在昔日成功的光環中,再無進取心。這種人每當看到別人超越或即將超越自己,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打擊和使拌子。

顯然,康翰中就是後者。

江清川絲毫不會同情這種人,因為他幾乎已經喪失了人生的意義,不但自己甘於墮落,還帶著滿滿負能量影響別人。

不過,江清川的精力肯定不會花費在怎麼處理這種人上,他是在思考這種情況發生的根源——製作人製度。

因為他有金手指,所以超越時代的起點要比紫金百合高。超越時代公司裏也有製作人,隻是結構還沒體係化,並不凸顯而已。等到超越時代製作人團體形成規模後,江清川會將公司資源的分配規則和現在的超越之歌綁定在一起。

到那時,專輯的製作並不會像紫金百合這樣做好投放到市場時才知道是否成功,而是早早在超越之歌平台上就開始接受歌迷們的考驗。

隻有歌迷覺得有製作專輯價值的歌,公司才會給予資源製作和生產——就像現在張佳月的《在水一方》或馮蔓琳的《匆匆那年》,歌迷已經摩拳擦掌,隻等歌曲出CD。

這樣的買賣才是穩賺不賠。

至於製作人間的地位——對不起,網絡世界裏沒有嚴格的製作團隊概念,任何幾個人拚湊在一起,就是個臨時製作組。任何一首歌曲成功銷售起,所有參與製作的人都會獲得一定比例分紅,無論是獎金還是利潤分成。

江清川把這種扁平化流動性製作方式稱為“雲製作”,而這個概念,是江清川從上世網絡遊戲製作的結構裏沉澱出來的。

所以,一個像趙凝一樣的作曲家很有可能一輩子都在創作一種類型的歌曲。雖然在很長時間裏,她都可能不會取得爆炸式成功,但這持久的沉澱,總會有爆發的一天。

不過這些寶貴的“知識”,江清川才不會傳授給紫金百合。

金正東和金正南兩兄弟行事風格可是凶狠霸道,軍令狀一立下後,兩人便不再搭理康翰中和十一妹,返回頭繼續張羅市場了。

散會回到十一妹的辦公室裏,江清川和十一妹都沒話說——準備幹活吧!

……

這些天沈柏輝為了不讓別人看出自己受傷,特別是眼睛周圍熊貓一樣的黑色圈圈,他不得已買了個大號墨鏡帶了起來。同樣,蕭默和幾個眼眶被打腫的樂隊歌手都一個造型。

“你們倒是蠻統一的!”

看到訓練的幾個人整齊劃一的裝扮,江清川和葉語嫻都拚命憋住笑意。

最近,沈柏輝整理了之前他創作的不少歌曲,其中就包括參加當年《新音樂》節目時給妹妹的歌。江清川在裏麵選出四首很有個人味道的搖滾,然後給沈柏輝提出個非常“過分”的要求——改編。

倒不是重新製作,而是讓他重新填詞,把國語改成閩南語……

聽到這要求,沈柏輝不光鼻青臉腫,整個人都不好了。

“江清川你想玩死我嗎?去年年初時候佳月的粵語歌大紅大紫,台島就有很多閩南語歌曲誕生,可你見到哪首成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