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鴻雁(1 / 2)

秦關西一行人在這片山坡呆了一天,整整吃了人家兩頭羊,一頭牛。

臨走的時候,這一家蒙古人還主動牽來十幾隻馬匹贈給秦關西幾人當做代腳的工具。

秦關西他們過意不去,他們本來就白吃白喝人家那麼多的東西了,臨走的時候還要帶走人家那麼多的馬,饒是秦關西臉皮厚也覺著有點不好意思。秦關西本想拿點錢給人家聊表心意,可眾人翻來翻去也隻找到了幾百塊錢現金,而且還是華夏幣。

這裏是外蒙古,不是華夏,何況這裏是外蒙古的北部邊境地區,人家也不一定認華夏幣。

無奈,秦關西隻好雪橇上的灰熊皮送給了這個蒙古人家,蒙古人家愛不釋手的接受了秦關西的禮物,並且在秦關西一眾人即將出發的時候又在秦關西眾人騎的馬匹上放了慢慢的兩個褡褳,褡褳裏麵堆滿了馬奶酒和牛肉幹......

到了草原,雪橇肯定是沒用了,而且草原上沒有公路,秦關西又沒有汽車,最好的交通工具自然就是馬匹。

蒙古馬矮小,比秦關西在美國的汗血寶馬二黑子要下半個身子,二黑子站起來要頂的上兩個蒙古馬那麼高,不過蒙古馬卻是世界上出了名的吃苦耐勞形的馬。

當年的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打遍世界無敵手的時候,蒙古騎兵乘騎的就是這種矮小耐力的蒙古馬。

當時的蒙古騎兵出征時,往往是一人帶著五六匹馬換著乘騎,馬歇人不歇,所以蒙古鐵騎才能日行千裏,橫掃歐亞大陸各國。

蒙古馬矮小,適合女孩兒騎,所以佳麗縱身跳上馬背之後就很開心的說她身下的馬兒騎著很舒服,隻是一幫一米八大個子的老爺們兒跳上馬之後總覺著這馬小了點,很擔心這矮小的馬跑不了多遠。

然而很快他們就喜歡上了這些其貌不揚的蒙古馬,蒙古馬因為矮小,所以樣子就不如那些西洋大馬來的帥氣,可這些蒙古馬卻是相當的耐用。

蒙古馬跑的很快而且耐力十足,常常是一口氣奔跑半天都不帶歇息的,再加上那家牧民給秦關西眾人的馬匹數比他們的人數還要多,所以一路上他們可以換乘,也可以歇息,再加上有牛肉幹和馬奶酒,行走在蒙古草原的小日子簡直比之前在極北凍原要幸福一萬倍。

一路上,有了牛羊肉的滋養,又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眾人的精神狀態顯然也好了些。

也不知是誰開口唱了聲歌,整個馬隊的人心中的陰霾也慢慢的掃清,跟著一起唱起了歌兒。

歌兒是華夏民歌,唱在遼闊的漠北大草原。

“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秋水黃。”

佳麗領頭唱,她的聲音很清脆,很柔美,如同草原上的風,嘉文跟著唱,他渾厚的嗓音與佳麗交相輝映,彙聚成了漠北草原最優美動聽的歌聲。

歌到深處,就連五音不全幾乎不唱歌的秦關西也跟著哼了幾嗓子,說實話秦關西的嗓子不是唱歌的料,但在大草原上,唱歌隻需要一個本事就夠了。

吼!隻要你的聲音夠大,隻要你敢吼,你唱的就不難聽。

蒼茫的天地,滿地的野草,風吹草地現牛羊,這裏是自然的聲音,人的吼聲在這裏顯得卻是那麼的不足而道。

此時的冰鳳,她怔怔出神看著歌唱著的眾人,尤其是看著臉上綻放著開心笑容的佳麗和嘉文,她好像在想這些什麼,思考著些什麼。

秦關西注意到了十分關鍵性的一點就是,冰鳳的眼神中淡去了不少的殺氣,她那雙藍色的眼睛柔和了,也沒有那麼的冰冷了。

這娘們兒,心裏在想些什麼?

秦關西暗暗皺眉卻是不得而知。

......

“現在,我們要去哪兒?”

馬隊又行進了一天,似乎到了外蒙和內蒙的邊境,因為在一處沒有人的瞭望站上隱約飄蕩著華夏的紅旗。

這麵紅旗以及這個瞭望站台好像有些年頭了,到處長滿了荒草,就連那飄蕩的華夏紅旗也是破洞滿滿。

瞭望台應該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那時華夏和俄國局勢緊張,所以在邊境線上建造了大量的軍事設置,後來兩國關係緩和,這個瞭望台的守軍就撤退了,留下了這個空擋的瞭望台。

瞭望台上沒有人,隻有一麵破爛的華夏紅旗。

看到紅旗,瑞文幾人瞬間勾起了當初在白令海峽時遇到海盜的狼狽回憶,當時就是因為一麵華夏紅旗救了他們,如今再次見到華夏紅旗,幾個人感覺相當的親切,就像見到了闊別已經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