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創世之爭”(1 / 1)

世人關於世界的起源及神靈宗派學說,曆來眾說風雲,眾口不一。可是關於神的起源和人的起源來說,我卻是更傾向於西方神學說的。因為中國的神,似乎都是由人曆經苦難修煉而來,無論是封神榜、八仙過海、還是西遊記。無一例外地都透漏出神是由凡人修煉而來。當然,其中諸如唐僧之類,後人認其先天為舍利子轉世。舍利子為何物?又名佛舍利、佛骨。原指佛祖釋迦摩尼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佛教雖不是我本土所創,可冗長曆史,已與我本無思想無異,聖佛釋迦摩尼原也是凡人。可不是,追究到底,我派思想無不是修世,功德無量,方才能飛升成仙,淨身為佛。“先苦後甜”無不失為另種表示方式。而縱觀西方,大神宙斯卻大肆生養,而觀其宗派,眾神多為親人血緣關係。其子雖多,各自性格不同,人生(該是神生吧)經曆也各不相同,但其最終無不都為神派所屬。可按人理來講,中國古代,皇族龍脈,被貶為庶人的皇子比比皆是。所以來說,西方的世界觀裏,人是核心的,人生在伊甸園裏,縱使有潘多拉的魔盒,卻更加有了戲劇色彩,誰說潘多拉的魔盒打開就關不上呢?人,是萬能的。而縱觀東方,人生苦短,積德修煉才能得道飛升。“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我們的快樂似乎在別人身上,可是,雞犬何其多,升天究竟幾隻?我們,生來卻為死著想…………

白晨卻未如此想過,也難怪,他隻是個3歲的孩子啊。他生於安康,父乃安康的一介小吏,母為白伊氏,家裏祖輩逝世的早,家庭雖小雖清貧,但白晨卻未感到不幸和不適,相反,這種小家生活卻是他引以為傲的幸福,白晨生來膽小,性格內向,隨父母。以至於白晨小時候孤僻,與身邊的孩童比來,是那麼的格格不入。

一次,小孩子們來到河邊,他們想要從河裏抓魚上來,孩子們大展身手,無奈魚身濕滑,加之魚靈敏過人,大家不能如願以償,白晨此時摘下自己的帽子,放置魚的前方,又指揮大家壘沙子,用手擊水,迫使魚無路可退,魚無可奈何,隻能前進,可這正好遊進帽子,上了白晨的圈套。玩伴們見此無不歡呼鼓掌,對白晨大加讚賞。

又一次,大家出去玩,“白晨白晨,你看看我的手。”隻見一孩童小手緊握,白晨心生好奇,湊前去看,突然間那孩子張開手,隻見一隻蚱蜢臥於手上,白晨受驚,心想去躲,卻不料蚱蜢也受了驚,蹬腿就起,而這一起,剛好跳到白晨臉上,順勢又由其衣領而下,滑於衣內。白晨更是受驚,此時已是驚慌失措,原地亂跳亂喊,“呀,啊…………”眾人見此景,放聲大笑。“白晨白晨,來玩嘛。”“不,如此稚嫩。”“……哈哈哈哈哈。”此後,幼時的白晨,不但孤僻,卻似大人模樣,如此少年老成,以至於這樣的差距,成了別的小孩的歡笑來源,白晨倒也不氣,也不見怪,於是,這樣的不和諧卻又不衝突的畫麵,每天在這小城裏上演,與這名字一樣,城中生活倒也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