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民間剪紙藝術(2 / 2)

2.構圖造型圖案化

在構圖上,剪紙不同於其他繪畫,”它較難表現三度空間、場景和形象的層層重疊,對於物象之間的比例和透視關係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據形象在內容上的聯係,較多使用組合的手法,由於在造型上的誇張變形,又可使用圖案形式美的一些規律,作對稱、均齊、平衡、組合、連續等處理。它可以把太陽、月亮、星星,飛鳥、雲彩,同地麵上的建築物、人群,動物同時安排在一個畫麵上。常見的有“層層壘高”或並用“隔物換景”的形式。

3.形象誇張、簡潔、優美,富有節奏感

由於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紙在處理形象時,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線條連接自然。因此,就不能采取自然主義的寫實手法。要求抓注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膽舍去次要部分,使主體一目了然。形體要突出,形成樸實、大方的優美感,物象姿態要誇張,動作要大,姿勢要優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動作一樣,富有節奏感。

4.色彩單純、明快

剪紙的色彩要求在簡中求繁,少作同類色、類似色、鄰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對比色中求協調。同時還要注意用色的比例。如用一個為主的顏色形成主調時,其他顏色在對比度上可以程度不同地減弱。有時碰到各種顏色並置起來,稍有生硬的感覺時,則把它們分別套入黑色。金色剪成的主稿裏,即可獲得協調、明快的感覺。

5.刀法要”穩、準、巧”

民間剪紙的許多特點和風格都是是由於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產生的,如張永壽創作的“百菊圖”,許多地方都是運用刀法的技巧。例如刻一種“羅漢須”的菊花,由於它初開時是直瓣,盛開時就卷曲,形成螺絲圈,剪這種菊花,要一瓣一瓣從裏往外圈剪,剪成後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組成一朵形象殊異、風味別致的菊花。

剪紙是中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曆史悠久、流傳廣泛的藝術形式。所謂剪紙,就是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人們便將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家中窗戶、牆壁、門和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熱烈。在農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在過去,剪紙幾乎可以說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並且還被人們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準。

剪紙藝術雖然製作簡便,造形單純,但它包容著豐富的民俗和生活內涵,它是對許多種民間美術表現形式的濃縮和誇張,因而比較集中地體現了民間藝術的造型規律、創作構思及作品的形式特征。對民間剪紙的了解和研究,是通向欣賞和認識繁雜多樣的民間美術的捷徑.剪紙,是中國古老而富於傳統的一門民間藝術,它曆史悠久,風格獨特。以質樸、清新、純真而動人,以情真意切而為世人稱道。其放任不羈的表現手法和稚拙原始的趣味更為人推崇。

剪紙藝術,是一種簡單的平麵鏤花藝術,通過剪、刻、裝飾,一切現象在玲瓏剔致的形式中表現的虛實相生,黑白分明。其構思的想象,造型的大幅度誇張,裝飾手法的隨意自然,使之洋溢著濃厚的浪漫氣息。剪紙藝術,有自己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色彩絢麗的彩色剪紙,線條流暢的單色剪紙,色色相套的套色剪紙各稱一類,流傳至今。無論是樸實優美,風韻自然,散發著濃鬱的鄉土氣息的彩色剪紙,還是線條婉轉流暢,疏密相宜,精美纖巧的單色、套色剪紙,那種濃鬱的民間傳統風格,是任何繪畫品種難以比擬的。(作者單位:煙台南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