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words]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Transurethral resection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腺體,大小、形狀像胡桃,重約20g,分泌稀薄奶樣的前列腺液為其主要功能[1]。在男性老年人群中有較高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發病率,由於用正常手術治療年齡較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有巨大的危險性,因此多采用保守治療,但是這種治療方法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治療效果不理想,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可能有較高的並發症發生率[2]。但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效果較好,且具有微創、安全等優點,為治療前列腺疾病的“金標準”,但對術者技術、熟練程度等要求很高,術中可能出現TURP綜合征[3]。在TURP基礎上發展的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TUVP)是金標準的延續。本次研究中的3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為2011年5月~2013年11月來我院治療的病例,分別采用TUVP、TURP治療並比較分析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330例BPH患者均為2011年5月~2013年11月來我院治療的病例,經臨床各項檢查確診並將患有嚴重心血管內科疾病的患者排除出研究範圍。330例患者BPH病史1~12年,平均(5.9±0.8)年。年齡53~82歲,平均(71.4±12.6)歲,前列腺體積37~128mL,平均(65.8±11.3)mL,術前最大尿流率(Qmax)為(7.5±1.2)mL/s,殘餘尿量(RUV)為(142±26)mL,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I-PSS)為(27.6±4.5)分,生活質量評分(QOL)為(5.5±0.9)分。肛門指診測得前列腺Ⅰ度增生75例,Ⅱ度增生193,Ⅲ度增生62例。按照患者的治療意願將其分為TUVP組及TURP組,每組165例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病史、前列腺體積等一般資料方麵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