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整體護理在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分析(2 / 3)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全麵整體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心理幹預糖尿病腎病患者由於病程較長,患者及家屬不僅要承受巨大的經濟負擔,而且患者的精神也承受巨大的壓力,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負性心理,往往治療依從性較差,對治療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應加強,與患者及家屬均應該主動溝通,並鼓勵患者麵對疾病時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有利於良好護患關係的建立,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及時有效的了解,並綜合心理幹預學知識,為患者提供的心理疏導、心理支持均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製定、執行,使患者的消極情緒得到有效的克服,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認知幹預對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水平進行全麵的評估,實施的知識教育要有針對性,其內容包括糖尿病的概念等基礎知識、自我監測的方法,透析中各種並發症的誘發因素,提高患者的重視程度,但是又不使其產生緊張心理[3]。

1.2.3飲食幹預飲食護理能夠使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製,此外,還能使患者的營養狀態得到良好維持,機體免疫力增強,降低並發症發生率。總熱量的計算要對患者的體重、血糖、尿糖及活動情況進行綜合考慮[4]。澱粉類食物為糖尿病腎病患者主要的主食,其具體的調整要以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島素用藥為依據;易吸收及利用的優質蛋白質的攝入要以患者的腎功能狀況為依據,鈉鹽的補充要適量,對於鉀、磷等食物的攝取量要減少。

1.2.4容量管理對患者的血壓、體重進行監測,每天的尿量也要詳細地記錄,對患者的液體攝入量要進行嚴格的控製;患者的透析超濾量、24h尿量及500mL液體量的總和即為每日液體攝入量;此外,預防並發症的關鍵為對患者體重的增長嚴格控製在幹體重的3%~5%。

1.2.5低血壓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反複地講解透析間期過多的體重增長對於治療效果的影響,兩次透析間期患者體重增加量應介於幹體重的3%~5%或低於該值。為降低低血壓的發生率,透析前對水分攝入進行嚴格控製,患者服用的降壓藥應減量或停用;透析時的泵速要緩慢加速,采用低溫透析、持續升壓藥泵入、高低鈉序貫透析的方法維持容易發生低血壓患者機體的血漿膠體滲透壓,使用血仿膜等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5,6];透析時進食時間最好在透析2h以內且最好為幹食;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在透析過程中的變化,如有低血壓反應出現則立即采取措施處理。

1.2.6心力衰竭在糖尿病腎病的各種並發症中心力衰竭為較為常見的一種,也是一個重要的致死原因。應對患者加強宣傳教育,在透析期間指導患者對血壓進行嚴格的控製,限製攝入的水鈉量及幹體重,使患者心髒前後負荷減輕。當患者有血壓急劇升高、胸悶及心前區疼痛等症狀出現時透析應減慢或停止[7],采取必要的搶救措施。

1.2.7控製感染血液透析時預防感染的關鍵問題為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為患者提供生活指導及健康教育,如為了使機體抵抗力得到增強,指導患者適當鍛煉及補充營養,皮膚護理非常重要,皮膚避免破損,為了降低交叉感染發生率,避免與其他的患者同時透析,如果有感染發生則要盡快治療。

1.3觀察指標

①SCL-90評分。症狀自評表(SCL-90)共包括5個方麵,焦慮、憂鬱、軀體症狀、敵對情緒及強迫症狀,量表評分不低於3分則表示患者存在心理障礙[3];②生活質量。包括4個方麵,一般情感指數、情感得分、健康指數及生活功能指數[8];③存活狀況,包括存活1年、存活3年及存活5年的存活率;④並發症發生率,包括低血壓、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腦血管意外、感染、低蛋白血症及視網膜病變等發生的比較。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前後SCL-90評分比較

對照組及觀察組患者護理後的SCL-90量表中的焦慮、憂鬱、軀體症狀、敵對情緒及強迫症評分均低於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後的SCL-90評分低於同期對照組(P<0.05)。

兩組患者護理前後SCL-90評分比較(x±s,n=59)

注:*與護理前比較,t=2.761,3.014,2.584,2.372,3.963;2.807,3.215, 2.649,2.783,4.026,P<0.05;#與對照組護理後比較,t=2.617,2.802, 3.115,2.921,3.474,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前後生活質量指標比較

對照組及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表中的一般情感指數、情感得分、健康指數及生活功能指數得分均高於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後的生活質量表得分高於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護理前後生活質量指標比較(x±s,n=59)

注:*與護理前比較, t=3.682,3.970,2.851,3.263;3.795,4.205,2.961, 3.472,P<0.05;#與對照組護理後比較, t=2.714,2.901,3.136,3.752,P<0.05

2.3兩組患者的存活狀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存活1年、存活3年及存活5年的存活率與對照組比較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的存活狀況比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