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慢性肺心病的中醫診斷與探討(3 / 3)

在對慢性肺心病數據整理時發現,統計整理歸納的基礎證型分布情況與聚類分析獲得的結果非常接近。根據證型中症狀出現的次數和聚類分析得到的結果:痰濁閉竅證、痰熱蘊肺證、陽虛水泛證、痰濕滯肺證、元陽哀脫證和肺腎陰虛證六證結果比較相符,症狀都反映了疾病名稱的涵義,可以將這些證型作為慢性肺源性心髒病的主要臨床證型。曹毅認為肺心病的發病過程起始於肺並進一步影響脾腎、最後影響心髒的一個過程[9]。莫曉飛等認為慢性肺心病的基礎是虛、痰和瘀,三者分別表現為肺心病的不同階段,治療肺心病需從三個方麵入手辨證施治[10,11]。唐玲華等認為“痰症”是慢性肺心病的“標”,而“氣虛症”才是慢性肺心病的“本”[12];在慢性肺心病的緩解期,多以“氣虛”、“血瘀”的證型出現[13],在加重期主要以痰、血瘀和水飲的形式出現[14]。其中結果比較不太一致的有肺腎兩虛證和氣虛血瘀證兩種。對肺心病基礎證候的症狀特征出現次數的整理分析時發現,肺腎氣虛症的症狀中並沒有見到“小便頻繁、聽力衰退、腰膝酸軟”等腎髒氣虛證應該出現的症狀。聚類分析結果表明,氣虛證應該具有“動則氣斷、舌淡、短氣、苔薄”等症狀特征,這些與慢性肺心病基礎證候症狀特征出現的發生次數相吻合,故而也將肺腎氣虛作為基礎證候。在對氣虛血瘀證進行描述時發現,其並不能反映出氣虛的“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少言微語”等症狀,隻是對血瘀的一些症狀進行了描述;聚類分析的結果表明,血瘀證的主要症狀有“唇紫、脈結代、心悸”等,與症狀在統計中出現的次數相吻合,故而我們將血瘀證作為基礎證型之一。血瘀證在中醫臨床過程中,經常表現為肺心血瘀證、熱瘀阻絡證、痰瘀蘊肺證、痰瘀互結證等兼證的形式,很少表現為單獨的血瘀證,這也與我們統計的基礎證型症狀出現發生次數的情況相吻合。一般認為肺心病初期表現為“氣虛”,如果未能得到改善,就演變為“陽虛”,因而陽虛證根本上是氣虛證的進一步形式。

在中醫陽虛證臨床診斷過程中,陽虛證一般包括“脾陽虛水泛、心腎陽虛水泛、心脾腎陽虛水泛、脾腎陽虛水泛”症等,心腎脾是陽虛證主要的病症靶位點,李樹清等為“陽虛”肺心病的“本虛”在於脾腎本虛,主要以腎本虛為主[15,16]。陽虛證在臨床上表現有“水腫和小便不利”等症狀,這與基礎證型之一的陽虛水泛的特征比較吻合[17]。在“氣虛”和“陽虛”的基礎上,如果病症沒有進一步改善,便會演變為“陽脫”。在臨床上,陽脫表現為呼吸氣微、麵色青灰、四肢厥冷等症狀。所以臨床上常出現的陽虛水泛也是常見的基礎證型之一。

中醫病症繁多複雜,對慢性肺心病的診斷一直缺少明晰的標準。本研究對慢性肺心病基本的病症特征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歸納整理出8個基礎的證型及它們的主次症特征,為將來慢性肺心病證型診斷“金標準”的確立打下了基礎。但是由於樣本量不夠大的原因,我們獲得的結果與客觀的結果還存在差異,有待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朱紅,姚婉貞,沈寧,等. 北京市農村地區慢性肺源性心髒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及分析[J].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誌,2007,6(6):419-423.

[2]毛建華.調氣活血方治療慢性肺源性心髒病急性加重期45 例總結[J]. 湖南中醫雜誌,2010,26(4):5-6.

[3]張安富,張祥,付雲福,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肺心病50例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1,6(36):132-133.

[4]趙振鈞,張群. 中西醫結合治療42例慢性肺源性心髒病的臨床體會[J]. 雲南中醫學院學報,2005,28(2): 40-41.

[5]劉壯誌. 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肺心病急性發作期血液流變性的影響[J]. 時珍國醫國藥,2008,19(6):1520-1521.

[6]成玉,張曉雲,徐學功. 中西醫結合治療肺心病急性發作期肺動脈高壓32例[J]. 山東中醫雜誌,2007,26(2):114-115.

[7]王德鈞,周奎龍. 史鎖芳教授辨治慢性肺心病經驗[J]. 吉林中醫藥,2012,32(9):873-875.

[8]張誌斌,王永炎,呂愛平,等. 論證候要素與證候靶點應證組合辨證[J]. 中醫雜誌,2006,47(7):483-485.

[9]曹毅,馮欣,王博. 慢性肺源性心髒病是代償期中醫治療思路[J]. 新中醫,2008,40(9):11.

[10]莫曉飛,王振濤,吳鴻,等. 韓麗華教授從虛痰瘀論治慢性肺源性心髒病經驗[J]. 新中醫,2012,44(12):166-167.

[11]梁智東,管雁丞. 從中醫痰、瘀、虛論治慢性肺源性心髒病[J]. 吉林中醫藥,2011,31(2):98-99.

[12]唐玲華,崔雲,林家揚,等. 154 例慢性肺心病急性發作期中醫證候的回顧性調查[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10,5(16):405-407.

[13]胡學軍,柏正平,王帥,等. 肺心病緩解期的中醫證型研究[J]. 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30(3):535-536.

[14]王彬, 劉惠梅,吳蔚,等. 基於現代文獻的慢性肺源性心髒病中醫證候研究[J]. 中醫藥信息學,2011,18(11):25-27.

[15]李樹清,李帆. 扶陽固本法治療陽虛型慢性肺心病86例療效觀察[J]. 雲南中醫中藥雜誌,2010,31(3):16-18.

[16]中醫藥治療慢性肺源性心髒病現狀[J]. 西部中醫藥,2011,24(5):56.

[17]胥雪梅,羅朝寧. 慢性肺源性心髒病的護理體會[J]. 西部中醫藥,2012,25(9):95-97.

(收稿日期:2013-11-20)